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八百二十四 炮队(2/3)

参战的军队和将军乃至于战马都要熟悉这种爆炸声,在敌军慌乱的时候,我军就可以直接无视这种声音,冲上去斩杀敌人。

这个不用他说,李二陛à身边的一些智囊都已经提出来了,说什么火药不仅威力巨大,而且声响甚巨,乍一闻之犹如炸雷,浑身战栗不已,脑中昏昏然,不可闻话语声,离之稍近,便有失聪之险,更有甚者当场暴毙,七窍流血,五脏俱损,乃是声响过剩之缘由。

火药的威力被大家所认同,火炮的出现更让那些文臣觉得惊恐莫名,将军们都不在,只剩下了一群文官,这些文官里面自然也有不少上过战场甚至亲自带兵打过仗的,比如长孙无忌,他亲眼见到一门火炮发射一枚炮弹便把一堵土墙给彻底击毁的时候,不由得大惊失色,后退三步,一下跌倒,比他更加不堪的文臣数不胜数,孔颖达这老家伙直接晕了过去,第二天才醒过来。

他们都明白,从此,大唐的军队就有拥有了一样强悍的武器,这种强悍绝对不是一般二般的强悍,那是可以一炮就摧毁一座小城城墙的强悍,以往攻取城池都需要将军们绞尽脑汁,而如今则不必了,一炮下去,什么都可以了!

当然了,这强悍的武器也不是没有缺点的,比如一旦下雨,火药受潮则不可再用,也就是说下雨天,不论是否开战,火药武器就变成废物了,大炮就成了一个笨重的铁疙瘩,炮弹就是一个个笨重的大铁球,没有火药的相助。无论是大炮管子还是大铁球都没有攻击力,连一把战刀都不如。

那么关于火药的防潮措施也就被提上了日程,工部的官员开始从那些用来制雨伞的油纸入手,开始研究可以专门用于火药防水的物件,这和燃烧罐不一样,燃烧罐是以油作为燃料,就算是水也没办法扑灭,可是火药不同,一旦受潮了,就算晒干。也无法像以前那样使用。就相当于废掉。

如果唐军行军的时候遇到了大雨,而火药保存不当,受潮了,无法使用。那么唐军就会面临极大的危局。因为除了火炮。并没有可以代替它的武器,这就直接导了李泰试图发明不用害怕受潮的火药,苏宁得知以后不由得觉得李泰实在太疯狂了。还真有几分疯狂科学家的味道,防水火药,那,那不是简简单单的可以制出来的,那是需要化学知识的,让苏宁这个化学渣渣情何以堪?

这种事情还是交给其他人吧,到时候了,自然而然的,我们这个首先使用火药作战,首先使用火药武器作战的国家,一定可以发明出属于我们自己的强力热武器,不在于一时,而要着眼于未来,我们不是万能的,苏宁就算不是原产物也是有能力极限的,超过了能力范围,就算知道知识也无法制,那超过了他的能力范围。

可是顺着这条道路走下去,在自己的推动和支持下,中国迟早可以发明出属于自己的强悍的热武器,有了先例和推动力,没有什么是不可以的,大唐不是满清,李世民不是康熙,唐军也不是八旗,他们有足够的开拓进取之心和足够的野心,为了配合他们的野心,热武器的辉煌迟早会降临在大唐帝国身上。

高句丽三国时代的开启这段时间内,工部紧赶慢赶的已经赶制出了三十多门火炮,那黑黢黢的炮身,粗壮的身躯,沉重的质量,光滑的打磨,一看就是一尊大杀器,为了应对火炮发射炮弹时候产生的强大后坐力给人带来的威胁,工部还专门设计了应对策略,为了保证这种策略不会给后膛造成太大的压力以至于后膛炸裂,对于后膛的设计,工部也有相对应的策略。

所以,这三十多门火炮的实用性和价值远远超过了元朝和明朝时期乃至于清代时期的中国火炮,不仅射程远,而且威力强,有了苏宁的添砖加瓦,大唐火炮的起步就是另一个时空里的几百倍。

在火炮有了一定程的数量的时候,李二陛à就等不及的把精选出来的一批将要作为炮手的士兵组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