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八百二十 金庾信求援(2/3)



他决定亲笔修书一封给唐军辽东道行军副总管苏宁将军,请求苏宁将军出兵协助新罗大败高句丽,看在新罗也出兵帮助唐军分担压力的面子上,帮助新罗逼退泉盖苏文,若是如此,必有重谢。

虽然高句丽人在民间有自己的语言,但是并没有自己的文字,只能口头交流,却不能书面交流,所以不论是高句丽还是新罗还是百济乃至于倭国,都在这一时期学习了大唐帝国的汉字作为他们国家的官方文字,一直延续到很久很久以后,乃至于现代在日文和部分韩语中也能看到汉字的踪迹,而在清代之前,东亚地区的官方文字都是高雅的汉字。

不管是日本人还是朝鲜人,读书人、官员、贵族和王族都是以汉语作为自己的语言和文字,民间由于教育的问题没有普及,所以在十五世纪中期朝鲜的世宗大王创à出朝鲜的文字之后,这个文字还是被当作二等文字用于朝鲜的民间。

在朝鲜和日本,凡是有一点地位的人,都以学习汉语和使用汉字为荣,不去理会那些二等文字,一直到二十世纪,中华帝国的衰亡与崩溃,国家的地位决定了民族文化的地位,国家的强弱决定了民族文化的强弱,汉字经过了千百年的沉浮,更是饱尝人间冷暖。

金庾信作为新罗的王族,地位高贵,那么汉语和汉字更是必修科目之一,他也读过很多关于中原文化的书籍,深深仰慕着中原的汉文化,所以对于汉字自然是非常精通的,提笔一篇洋洋洒洒的谢罪文书和求援文书就写了出来。然后立刻派人绕道从海路送往位于辽东半岛的唐军大本营,自己仍然率领军队死守自己的阵地,尽管他并不知道自己是否可以支撑到唐军出兵,乃至于他也不知道唐军是否真的会出兵。

从海路走算不上多快,但是也绝对不慢,五天之后,苏宁收到了来自于血滴子的情报,也同时收到了新罗使者带来的求援文书,看到了血滴子的情报之后,苏宁知道自己没有猜错。泉盖苏文乃至于整个高句丽还是有对抗新罗人的实力的。这不,都打到新罗人的家门口了,这算是给了新罗人一个很好的教训,那个骄傲自大的金庾信也被逼得低了头。向大唐求援。

新罗北伐大业已经全部失败。高句丽人收复了失土。乃至于正在向着汉江流域冲击,苏宁知道,高句丽人不是真的想要夺回汉江流域。而是要给新罗人打一针预防针,让他们知道高句丽就算是在内乱也不是他们可以干预的,那是高句丽人自己的事情,新罗人别想参合,你们要是敢参合,我们立马就不打了,联合起来要了你们的狗命!

苏宁冷冷的一笑,阅读起了新罗北伐军统帅金庾信的求援文书,看了一笔漂亮工整的汉字,苏宁还是挺喜欢的,这年头可以把汉字写的那么漂亮的外国人可不算太多,本身教育普及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大唐费尽全力尚且还要一点点一点点慢慢来,就别说其他国家了。

不过说到底苏宁还是不想看到新罗人真的被打得太惨,要是真的被打得太惨,拿到时候就少了一个和稀泥的家伙,就会让整个朝鲜半岛的军力多上一部分,少死一点人,那肯定不太好,所以苏宁当然觉得应该出兵协助一下,大不了给泉盖苏文一点儿颜色看看,让他知难而退,老老实实的回来,别再继续揪着新罗人不放。

但是就这样老老实实的帮着新罗人打仗那是不可能的,只有我坑别人怎么可能会轮到别人坑我,我绝对是不答应的,新罗人要想让我帮着他打仗,就要付出相对应的代价,比如钱粮之类的,还有战死军士的抚恤费用等等,新罗来使苦着一张脸说全部答应,就等着大唐出兵了,苏宁笑了笑,还拿出一张纸让新罗来使签字画押,说空口无凭,签字画押,白纸黑字,才是真的凭据。

新罗来使苦着脸签下了这一份不平等条约,苏宁这才满意的找来了张士贵和张亮,笑眯眯的问他们谁愿意带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