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六百四十八 重写贞观律(2/3)

更加纯粹的商业化,当初苏宁的担忧正在逐步地成为现实。

这几个季度的税收账本李二陛à已经查看过了,很明显,农业税的数量依然最多,但是所占比率已经开始下降,而商业税的数量虽然排在后面,可是比率却是连年上涨,解释就是商业发展的势头很快,远远超过了农业的发展,近些年来农业生产的数值虽然不断上涨,让李二陛à的嘴都笑得合不拢,可是很明显,商业发展的势头更猛!

贞观八年的商业税数目是一个过去想都不敢想的天文数字。

李二陛à又联想到了自己内库里面那些已经多到了用不完的钱,有些明悟了,用商业的力量对付那些外族果然是双刃剑,苏宁的担忧是非常合理的,不论如何,对于商业的发展势头,都不能熟视无睹,李二陛à决定顺应臣子们的意见,做点什么!

“所以,当初你说担心的事情,现在已经快要成为现实了,把你准备的招数拿出来吧,我要用!”李二陛à把几十位臣子联名的上表给苏宁丢了过去,让苏宁自己看,苏宁拿起文à仔细地看了看,觉得说得很对,魏征很好的理解了自己的意思,并且推动了全朝堂一些很有远见的大臣们的思想一致,对于商业发展的事情不再袖手旁观。

看完了奏表,苏宁很平静的说道:“当初臣使用这些计策的时候,就和陛à说过,这是一把双刃剑,无论用的好用不好,都有伤到自己的可能性,甚至死于自己的武器也不是没有可能。当初陛à不太明白臣为何如此忧虑,现在应该明白了,用这个手段对付外族,却不可避免都会影响到大唐本身。”

李二陛à不耐烦的说道:“我叫你来不是为了听你说这些,是要你把准备好的计策拿出来,是时候派上用场了,你可千万别说你这三年来一点儿准备都没有,那要是出了事情我就把你砍了头以谢天下!”

苏宁大为震惊:“陛à,臣何错之有?”

李二陛à白眼一翻:“未能为君分忧,要你何用?”

苏宁顿时就郁闷了。这个自恋狂还真是会给自己找理由脱身啊。要不是自己早有准备还真的不好对付他,不过还好,早就知道了这群吃人不吐骨头的家伙的本性,所以对此早有预料。苏宁笑眯眯的把奏表拿起来。递回给李二陛à。笑道:“陛à,臣准备的应对之策就在其中啊!”

李二陛à皱着眉头顿了一会儿,试探着问道:“重写贞观律就是你的对策?”

苏宁点头:“正是如此!”

李二陛à疑惑道:“这是一件牵扯到整个大唐的大事情。仅仅是修改贞观律,把一些条款加进去,就能做到扭转局面的程?大唐的局势正在蒸蒸日上,此时使用严刑峻法,恐怕有些不好吧?”

苏宁说道:“昔年诸葛亮治蜀,第一件做的事情就是上表刘备召集刘巴李严等五人共同制定《蜀科》,《蜀科》乃严刑峻法之典范,但是实行之后,虽然严苛,却得到了蜀民的拥护,从而使《蜀科》成为蜀中法律之基础,蜀中万民安定,才让诸葛亮有足够的底气和实力南征孟获,北伐强魏,诸葛亮用兵不算太过高明,但是治理国家却是一把好手。

他所秉持的观点,就是乱世重宽容,弛世用重典,汉初以黄老之学为治国之策,与民休息,休养生息,积攒国力,以备决战匈奴,这一点,并没有错,但是随着朝廷统治稳固,时日渐久,从乱世过渡到弛世,黄老之学已经难以满足汉朝廷治理天下的需求,以至于导豪强遍地横行,万民苦不堪言,官府不敢管制的地步。

前秦之覆辙导后世都认为以严刑峻法治理人民是错误的,这本身就是错误的想法,儒家尚且有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之说,本身就在言明律法之重要性,蜀汉立国四十余年,国内矛盾很小,基本没有大型叛乱事件和汉民造乱,原因就在于诸葛亮治蜀采用的法制措施,将礼和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