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五百七十九 侯君集的追求(2/3)

朝廷哭诉,请求加快劳动改造的普及。

其实劳动改造到如今已经普及了相当一大部分地区,关中基本普及完毕,蜀中借着僚人叛乱的时机普及完毕,山东普及了十分之一左右,江南只普及了荆州和扬州,但是饶是如此,已经用掉了四十万奴隶的数量,还有十万奴隶是朝廷常备的一旦发生天灾**的救火队,不能轻动,这一次为了平息民怨,已经用掉了七万,只剩下三万,朝廷自己都不够用了。

所以啊,对外扩张已经是不得不做的事情了,大唐自从蜀中之役以后平静了好一段时间,军队就是训练训练再训练,已经不止一名大将向李二陛à抱怨没仗可打,很没有意思,参谋总部也不是一次两次的上书请求伐不臣,但是李二陛à考虑到发展需要,没有答应。

如今发展需要了,国家需要更多数量的奴隶,发动战争也就是在所难免的,李二陛à的指令下达了半个时辰不到,侯君集就带着一批大将联袂而至,面色惊喜的向李二陛à请示东南西北的出征计划。

向东可以伐高句丽,高句丽屡次对中原无礼,有不臣之心,更因为前隋之故和大唐关系紧张,在东北地区筑城驻兵,心怀不轨,并且和更北地区的蛮族交好,不知其有何所图,所以侯君集主张即刻对高句丽用兵,夺回故地,掳其民充实公奴司,推进劳动改造进程,一举两得,理由就用高句丽建造前朝将士京观,大逆不道,可以讨伐之。

向西就是开拓西域,如今大唐对西域的情况了若指掌。通西突厥商团可以得到大量珍贵情报,西域如今颇为不平静,更有吐谷浑心怀不轨,可以伐之,至于理由,随便找一个商户进去做些事情,然后被逮捕,大唐就有理由兴兵了。

向南的话,南诏等部落现在不太稳,大唐伐蜀给他们带来了很大的惊恐。他们暂时是不敢和大唐作对的。但是他们也结城自守,大唐也打不进去,要想收拾他们,需要大军。当然。他们的人口还算充足。季汉丞相诸葛亮曾经南伐孟获以获取南中资源以北伐强魏,所以侯君集认为也可以讨伐南诏,理由就是南诏私藏僚人。其心可诛!

向北的话,北方部族现在和大唐的关系不错,更是大唐对外贸易主要的财富来源,侯君集不建李二陛à对北用兵,当然也不是不可以,和高句丽勾结的北方部族不在少数,伐之,可以剪除高句丽羽翼,反正迟早要对高句丽用兵,剪除其羽翼,也对大唐有好处,理由就是勾结大唐的敌人高句丽,大逆不道,王道之师可以伐之!

真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李二陛à也是哭笑不得,参谋总部不仅帮他考虑好了何处可以用兵,就连借口都想好了,天衣无缝,处处彰显大唐作为天可汗帝国的威风凛凛和誓死保卫国家民族荣誉的精神,真是王道之师讨伐不臣的典范……、

“当真可以伐之?”李二陛à试探着询问:“军中可做好准备?可有足够的粮草器具?可能保证全胜?”

侯君集答道:“当真可以伐之,军中已做好准备,大军齐备,训练精良,养精蓄锐半年,战力旺盛,斗志昂扬,出兵以伐不臣,正是时候,至于粮草,连年丰收之下,军粮齐备,府库充盈,并无短缺的现象发生,而且此次作战,也可以带上军事大学那些小伙子们出去见识见识真正的战争,见识一下和外国是如何打仗的,正好贞观八年他们就可以毕业进入军中,此时正是时候。”

李二陛à看着侯君集有些激动的表情,和身后一众将官有些尴尬的表情,心中突然有些明白了,于是决定暂时先不说,然后私下里问一些事情,决定是否要按照计划行事,军队的稳是必需的。

于是李二陛à借口需要考虑一些事情,先让大家都回去,然后等众人都领命之后,看了李世绩一眼,李世绩何等聪明,自然知道李二陛à有些事情要和他说,于是等大家一起走出去之后,他悄悄的走远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