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五百五十四 梅花傲意(2/3)

段时间大量穷苦人家上门求救之后,长安医院进入了稳发展时期。

孙思邈也越来越像一个飘然处世的神仙,有人来求救他就全力施救,按照自己的原则,也是医院的原则,根据成本价格,富者加倍收费,穷人分文不取,对于这个条件,富人也没什么太多的反感,谁也不缺那点钱,穷人更是感恩戴德;没有事情闲下来了,孙思邈就躲进自己的道观里面继续修行,然后练练丹药读读经书之类的。

现在的炼丹已经被孙思邈改造为真正的丹药炼制了,而非是硫磺水银这一类的重金叔毒丹炼制,苏宁戳破了有毒丹药之后,孙思邈惊惧不已,安定下来后专门研究了一些没有毒性的丹药,都是延年益寿强身健体的丹药,还有一些特殊功效的比如解酒丹之类的丹药,谨慎起见,孙思邈也会用鸡鸭鹅之类的动物先做试吃试验,一旦发现不对,还有更改的机会。

在孙思邈的带领下,炼丹这一事业逐渐朝着真正的药用方向前进,而不再是追求虚无飘渺的长生不老,别的地方不清楚,反正长安道教界已经统一了思想,在孙思邈这尊活神仙的带领下,继续发展,孙思邈也爱上了炼丹,平素的爱好就是看书和炼丹,有些时候给穷人家看病的时候就送给他们一些丹药回去固本培元,自然也是分文不取。

苏宁给孙思邈包了几座山头,让他种植一些需求量极大的草药,光是采取估计量会不够,所以与其找地方摘采,倒是不如自己种植自己使用。循环使用,也可降低成本,事实上,孙思邈的医院多亏了苏宁的资助和皇家经费的补充,否则就孙思邈那个性子,来看病的富人不多,穷人一大坨,早晚要把医院弄得破产。

因为看病的人越来越多的前往长安医院,孙思邈也就顺带着宣扬一些有关人体健康保养的医学知识,伴随着孙思邈的宣传。本来只在长安高层流行的晚婚晚育策略也被长安普通百姓所知。要是其他人这样说,估计会被愤怒的百姓以妄图灭绝其后代为名撕碎,但是孙思邈是活神仙,救活了不知多少人。长安百姓可以不相信其他人的说辞。但是不能不信孙思邈。

越来越多的稍微富足一些的人家都表示让孩子多长几年的身体再成家立业。家里也不缺这些钱,要是身子骨不好,早早的就去了。反而是葬送了父母十余年的养育,加上唐政府菜篮子计划的逐渐推行,一段时期内,长安百姓也开始盛行一些和养生有关的活动。

这是民富与民强的征兆,战乱时期,肚子都吃不饱,只能以吃饱肚子为最终奋斗目标,但是在这样的和平时期,如果还是以吃饱肚子为追求,那就不正常了,发展的趋势是向上的,人类的需求也是向上的,如果一成不变,那就意味着政府有问题,制度有问题,需要做出改变。

长安的百姓是大唐政府推出政策的第一承受群体,他们的意思如何,往往决定了政策下一步如何发展,这些年来中央的官员也逐渐习惯了先实à后推广的作法,长安百姓近水楼台,正好用来做实à……

苏宁也在时时刻刻的关注外面世界的发展,这些改变都是他愿意看到的,小心翼翼的做出改变,从最基础的地方开始做出改变,而后逐渐提升,让百姓健康,让百姓富足,他们会自动的向上寻求生存目标和人生理想,无论什么改革,没有最下层百姓的呼应和跟随,是无法做成的。

当然,关注这些事情的同时,也要注意关注自己的生活,所谓生活,就是生出来,活下去,如何活下去呢?人生要如何活才能活得精彩呢?这些事情苏宁要自己尝试一下,才能往外推广,比如在新婚之夜画一幅梅花傲意图,待得第二天一早起来和新婚娇妻一同欣赏这幅梅花傲意图,实在是一种生活情趣。

“嗯,画的真不错,看这梅花点点,色泽鲜艳,层次分明,旁边这雪白的绫子就像白雪,将这凌寒独自开之傲梅衬托到了极致,寓意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