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四百九十八 苏宁的智囊(2/3)

,但是只要有心人,依然会在一夕之间化为乌有,苏侯又有何把握可以使既非士族也非世家的苏家成为一个延绵万年的家族?”

苏宁说道:“既然宁有想过让大唐成为万世永存的国朝,既然也就想过如何让苏家成为万世永存的家族,再者而言,也不是没有先例,孔颖达先生之孔家不就是一直延续至今吗?虽然也有国朝政策在里面。

但是按照宁的想法,苏家不会成为那样的家族,也不会成为单纯的武将世家和文官世家,而会百花齐放,做什么的都有,各行各业都会有苏家人的身影存在,苏家将不仅仅会成为一个家族式的存在,而是天下姓苏的人都会是苏家人,那个时候,宁这一支嫡系苏家是否存在已经不是很重要了。

但是若想如此,就要打下江山守住江山,宁是打江山的人,同时也要守江山,至少要保证三代的传承,这样,才能确保家族传承的规矩,而更重要的是,苏家以何传家,宁之师尊曾言,道德传家,十代以上,耕读传家次之,诗书传家又次之,富贵传家,不过三代,所以,苏家会以道德传家为主,其余的,都是次要的。

宁一直都认为厚德载物,只有足够的德行才能够承载丰厚的财务,所以对于德行的学习一刻都没有停止,宁至今为止也没有做过于国于民有害的事情,所以,宁这一代,却是道德传家的,今后的后代,也一定会秉持道德传家的根本,道德传家会是苏家最重要的家训。”

崔孝义陷入了沉思,苏宁的一句“道德传家,十代以上。耕读传家次之,诗书传家又次之,富贵传家,不过三代”让他深有所感,若是说道德传家可以传承十代以上,那么至今为止的一些大家族,的确都是如此做的,在此之前,都是以道德传家,辅以诗书传家。但是从未有过富贵传家的。富贵传家的富商巨贾,基本上都家破人亡了。

可是越到后面,世家大族便转变为了权谋传家,家业传家。历任家主都是权谋高手。但是却不修德行。这岂不是正中厚德载物之定理?所有破败的家族,一定有德行不佳的家族成员或是族长,不思修德行。而以富贵为首要,这样一来,岂有不破败之理?

真是想不到啊,这个家族传承的问题,就在这么短短的一句话里面了。

可是,真正的想要做到道德传家,却又是何等艰难?每一代的家族继承人,都能秉承道德传家的家训吗?人性本恶,人性本恶啊!

“道德传家,说起来容易,但是做起来却是何等艰难?荀子言人性本恶,老夫深以为然,既然如此,苏侯又有何打算?”崔孝义继续问道。

苏宁说道:“宁对于此语也是深以为然,深表赞同,正是因为人性本恶,所以才会有教化世人之说,人性本恶,但是总有一些人通过后天的努力修身养性,成为道德上的楷模,然后,他们就会去教育其他民众,使他们明白做人的道理。

也正是因为如此,所以才需要教育,教育的存在意义就是使得原本性恶的人们学习到了做人的美好品德,从而激发了心中的美好品德,用以对抗心中原本就具有的恶,人就是如此,没有人会天生就具有美好龗的品德,无一不是经历了种种事情或者是学习了美好品德,经历了教育之后才会具有良好龗的品德。

孔子之所以会是圣人,就是因为他教育了三千弟子,他作为老师,为三千弟子塑造了品德,使得这三千人里面至少有那么一些会成为道德的楷模,而其余的一部分也至少会明白做人的道理,不会肆无忌惮的为非作歹。

这就是教育的重要性,也是宁所会关注的最重要的问题,家族传承的失败,也可以归类为家教的失败,家教是老师的教育所难以弥补的地方,家教对于一个孩子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没有优秀的家教,就难以出现优秀的继承人,宁以为父母才是孩子最重要的老师,父母的言传身教,会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