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一百八十六 为时不晚(2/3)



这里头,最重要的就是府兵,一言以蔽之,乃是平时为民,战时为兵;兵不识将,将不知兵。细细分之,府兵者,顾名思义,有府,有兵,府者,分为内府与外府也,内府称骠骑府,外府称车骑府,均由十二卫和东宫六率分领;兵者,乃是以贫富分全国农者为九等,六等之上农者每三丁取一丁为府兵,免其租庸调,自备粮食军器马匹,自二十一岁始,六十岁止,几乎便是一生,平时每年须轮流宿卫京师,还需定期镇戍边疆。

府兵往往就地收纳兵源,皆为当地人,设校尉统帅,平时耕种土地,农闲时由校尉授以战阵之术,训练严格,战斗能力强,因为多为农家富裕子弟,装备好,吃的也好一些,我大唐之所以可以百战百胜,战无不胜,多是依仗此府兵制,所以,你需要细细了解此兵制,明白一应过程。

打仗之时,十二卫为主力军,十二卫各有各所辖之车骑府,车骑府上缴兵源,十二卫将军领军出征,战争结束后,原路返回,各车骑府之将士回归本源,毕竟都是当地农家子弟,闲时也需要耕种土地,所以打起仗来时间也不会长,十二卫本身无兵,都是各个车骑府之兵,所以才是将不知兵,兵不知将,根本不会有私家军之担忧。”

苏宁听完就震惊了,不是为别的,就是为那个二十一岁开始当兵,一当就他妈的四十年,他娘的就是现在的金家王朝也不过十二年,你他娘的一弄就是四十年?而且还要轮换着戍守京师,戍守边疆。随时参战,随时准备牺牲,只要做了府兵一辈子都是府兵啊,难怪到了后期府兵制要崩溃,这不崩溃还有天理吗?

“你有何疑惑?说出来,老夫与你解答。”李靖看出了苏宁的面色有些惊异和不解,于是就问道,有了问题就要问出来,得到解答之后才会有长进,这是李靖的舅舅韩擒虎告诉他的。李靖的军事能力。也基本上都是韩擒虎所传授,韩擒虎,乃是隋朝名将。

苏宁说道:“师尊,府兵制固然有其优点。比如兵不识将。将不知兵。虽然指挥起来有些麻烦,但是军士的战斗力得以维持,也会避免武将把国朝军队变成私人部曲。平时也多有轮换,这的确很好,但是,为何服役四十年?一般人活不到四十岁者比比皆是,能活到花甲之年龄本就是凤毛麟角,更何况是军伍中人?这不就是摆明了告诉人家当兵当到死吗?只要当了兵一辈子就是兵了啊!”

李靖说道:“这固然有其不一面,但是吧,一直当兵,战斗力就可以得到很维持,他就是老兵,战阵经验非常丰富,不管是什么将军带领,都可以保持一定的战斗力,而不会像新兵那样还需要战前训练,只要活下来,那就可以一直保持战斗力,也多为将帅所倚重,老夫选择的精锐突袭部队,也多在此类老兵当中选择。”

苏宁皱了皱眉头,几次想要开口,但是终究是把话咽了下去,难道要在这个时候就告诉李靖我已经看到了府兵制必然崩溃的结局?我也看到了大唐均田制必然崩溃的结局?府兵制就是建立在均田制的基础之上的,而均田制一旦崩溃,府兵制的崩溃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了。

均田制在北魏就已经有过实行,然后崩溃了,不是因为别的,就是因为人口越来越多而耕地越来越少,均田制实施的基础就是政府掌握大量的田地,大唐初立,人口稀少,而荒地甚多,所以在这个时候实行均田制,是有足够多的无主土地作为根本予以实行,可是随着大唐人口的增加,均田制的崩溃是必然的,府兵制的崩溃也就是必然的了。

此田制用意并不在求田亩之绝对均给,只求富者稍有一限度,贫者亦有一最低之水准,然用意虽好,实行困难,人性之贪婪与制度之不公终将毁灭之,他们的创造者也不会想到这么深的层面,这是历史的必然,也是人性的必然。

但是吧,历史上大唐均田制的崩溃虽然是不可挽回的,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