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一千四百四十七章 私心作祟(2/3)

被认为“昏聩”,两者一线之隔,却天差地别。

他自然答允得痛快,之所以坚持弹劾封德彝是因为他想要树立一个不畏强权的诤臣形象,也摆脱“帝王爪牙”的骂名,而不是将皇帝得罪得狠了,更毫无底线的去玷污太宗皇帝名誉。

李承乾摆摆手赶人:“即是如此,放手去做吧。”

“喏。”

……

晚膳之时,听闻李承乾提及已经允准刘祥道弹劾封德彝,皇后苏氏顿时焦急:“陛下岂能答允此事?一旦御史台弹劾封德彝,极有可能波及整个封家,那兕子与封思敏议亲之事岂不告吹?再者说来,此举必然损伤太宗皇帝声誉,届时朝野议论纷纭,对陛下极为不利。”

对于丈夫软绵绵的性子,她颇有些恨其不争。

臣子略微强硬皇帝便有所退让,长此以往,如何得了?

李承乾细嚼慢咽的吃着饭,缓缓道:“一边是太宗皇帝的名誉,一边是朝廷法度的维系,朕总要权衡利弊、取舍其一,封德彝蛇鼠两端、 狡诈乃是事实,朕岂能视而不见、自欺欺人?如若因此导致太宗皇帝名誉受损,朕一肩担之。”

他并非不能强硬的将刘祥道驳回,而是不愿。

太宗皇帝功勋赫赫、英明神武,几乎是古往今来帝王之典范,纵然还够不上“千古一帝”之美誉,能够与之相较者也不过是秦皇汉武等寥寥可数,这对于一个后继之君来说压力太大。

任何一件事,每一个人都会将他与太宗皇帝相比较,得出的结论自然是不如者多矣……

然而人们并未意识到太宗皇帝已经是古今帝王之中的佼佼者,不如太宗皇帝是一件很正常的事,却只会说他李承乾懦弱愚钝、能力不足,不似明君之相。

如果太宗皇帝不是那么完美,或许也并非一件坏事……

皇后苏氏檀口微张,又紧紧闭上。

她最是聪慧,已经敏锐的觉察到李承乾在这件事情上的态度,以及那一抹不可言说的微妙心理……

既然已经上升至君王荣辱的境地,兕子的亲事反倒无关紧要了。

只不过看着面前同床共枕、心心相印的郎君,一时间有些微的陌生……

*****

林木葱郁、阴雨绵绵,舟行水上划破翡翠一般的河面,风雨敲打着窗子,一丝丝阴寒之气由窗缝灌入船舱,所幸被炉火热气所阻,未能侵入舱内。

江南冬日不如北地之千里冰封、寒风猎猎,却也缠绵阴寒、冻彻骨髓。

船舱之内,房玄龄与萧瑀皆是一身锦袍,对坐饮酒。

看着在一侧煮酒的房遗则,萧瑀不无艳羡道:“论及于国之功绩,你我伯仲之间,论及官爵地位,你我亦是相持不下,可若是比较教子有方,我不如你多矣。”

房遗则闻言先看了看父亲,而后才笑着谦逊道:“不敢当宋国公之夸赞。”

房玄龄也道:“我不敢妄自菲薄,家中几子的确都是好的,但时文你也不必过谦,萧家虎父虎子、家学渊源,令郎爬冰卧雪为国镇守北疆、戍卫瀚海,其余几子也都知书达礼、膝下尽孝,无一纨绔,羡煞世人。”

萧瑀苦笑摇头,端起酒杯敬酒,两人一饮而尽。

打天下容易、守天下难,他们这一代历尽艰险、排除万年,于尸山血海之中杀出一条血路得了这天下,而后代躺在他们的功劳簿上啃老,多有不屑之徒,于功勋之上毫无寸进,却偏偏吃喝玩乐纵情享受,一事无成倒也还好,将父祖一辈子功绩糟蹋干净的也不知凡几。

萧家子弟虽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