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七百八十二章 大战列舰(二章合一)(3/4)

底落空了,本来他还想以这个事情为引子,让崇祯进一步了解市场经济的好处,不过这下没戏了。

心底里想着,看来这次步子迈得有点大啊!自己太急了。

可是,真的很想把什么都教给崇祯,让他早点了解后世的经济规则,好制定出更多有利的政策,让大明领先世界一步。

因为,自己能留在这里的时间不多了啊!

不过想想造炮的事情应该不会耽误了,也就暂且悻悻作罢了。

崇祯见他妥协了,又开心地请他吃糕点,还问要不要整点串来撸?

秦书淮当场予以拒绝,表示要回家吃,然后很有“气节”地回家了。

……

地方兵器所造炮的事情很快就推行了下去,十个卫所的指挥使接到圣旨后,本来都一脸苦色,但是一听说朝廷每门炮补贴四千两,而且还会派员来教授造炮之法之后,顿时都兴奋地差点跳起来。

尤其是等到晚上夜深人静的时候,自个儿躲书房这么一合计,发现造一门炮的利润可能达到上千两之后,更是激动地睡意全无。

只要造三门炮,所有的投入全部都能回来了,而之后就是纯利润啦!

而且这些钱可以光明正大入自己的钱包,哦不,多少还是得分点给弟兄们的,要不然容易让人戳脊梁骨,以后可带不动弟兄们了。

这好事儿上哪找去?

全国的兵器所都闻风而动,除了孙承宗拟定的那十家实力最强的十家兵器所名单,其他的兵器所纷纷上书,要求“为国分忧”,弄得崇祯是苦笑不得。

要说这些家伙的行动也是利索,那十家兵器所接到兵部公函后,马上派人去京城迎接懂造炮的老师傅,那叫一顿好伺候啊,就差没把人家当财神爷了。

而掌管兵器所的指挥使们也没闲着,有能力的马上砸钱造窑、置器械、招人,甚至把宅子卖了都在所不惜。实力差点的指挥使则忙着找本地富商投资,那叫一个热火朝天。

仅仅两个月时间,造炮所需的一切都准备好了——那会儿没有什么大型机器,所以添置设备也简单。

一切都在有条不紊中进行。

除了造炮,造“战列舰”的事情也有了着落。全国共计三十二家大型船厂都接了订单,每家少则一艘多则二艘,因为是朝廷采购就相当于政治任务了,当然是优先制造。

预计在年底前,这五十艘红夷大炮就可以出来。

只不过这些加起来,费用有点大。

战列舰光船体的造价就在八千两左右,加上清一色十八门红夷大炮,外加兵用的火铳等武器,一艘造价高达五万两银子左右。

五十艘就是二百五十万两。

秦书淮倒是面不改色心不跳,因为他早就知道海军费钱。

但是崇祯看到这个数字后就又开始哭穷了,老是跟秦书淮掰着手指头说他现在每年要花出去多少钱。

不过该投还是投,谁让收上来的税赋一月比一月多呢?

到了五月份,朝鲜方面传来捷报,李定国率大军连战连捷,尤其是在义州之战中大破阿敏主力,如今胜局已定。

在退路被封死的情况下,阿敏部仅率三千余人往东逃窜,朝鲜国王已经下令集结全国主力帮明军阻击阿敏部。

这个结果当然不出任何人的意料。李定国可是足足带了三万主力外加十门红夷大炮,如果连区区阿敏部一万多精锐都打不赢,他也不用回来了。

也是从这个月开始,崇祯下旨由秦书淮总督全国海陆兵备,整训全军。

秦书淮随即派遣了大批优秀的将领前往全国各地,负责整训。

重点就是战斗力最弱的各卫所兵马。

这里头依然有魔教的教练官,并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