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970章 杨小昭逛书店(二合一章节)(2/4)

,然后他没去当医生,而是跑到国外去读了工商管理硕士学位,后来在国外一家非常有名的咨询公司工作,回国后在一家顶尖的央企做到了的位置。

当然,现在他自己单干了,反正也不差钱,搞搞投资、写写书,即便是开书店,那也是因为理想——至少章敦自己是这么说的。

“其实盈利还是可以做到的,即便前几年疫情那么严重,我们都能生存下来。最主要是我这个书店商业逻辑不死板,不会说开一家书店,就只是想开一家书店,也不会说我开书店,辅助的就只是卖卖咖啡,这个套路用得太多了,同质化很严重。”

进到这家“早闻书屋”,章敦的谈兴又上一个台阶,他一会儿看着坐在轮椅上的戴振宏,一会儿看着推着戴振宏的杨谦,滔滔不绝地给他们介绍起来。

早闻书屋从外观上看,就很适合拍照打卡,它是一栋两层的长条形建筑,外墙比较朴素,很有年代感,圆拱形的玻璃门也很有古色古香的感觉。

但连着一排近十个圆拱形的落地玻璃门(也有可能是窗),就跟一排的城墙门洞一样,给人非常强烈的视觉冲击!

晚上的时候,橘黄色的灯光从干净的玻璃门透出来,这样的景色应该会更漂亮。现在是白天,杨谦他们进去之后才能感觉到光影交错!温和的春光透过玻璃门窗斜斜地落在书本上,这一幕,拿手机来拍都是大片!

书架也很有趣,它并不是传统的那种顶天立地、层层码放的大书架,而是采用木条和薄板的组合,定制成了一排排有点像小书摊一样的书架!

它下面两层,中间是一个平铺陈列书籍的台面,上面也只放四层书,关键是整体感觉不会压抑——上面用木条制作的圆拱形,形成了书店整体的形状特征,但留出来的视觉延展性,就保证了上方空间和空气的连通!

当然,灯光布局也很重要,因为即便是白天,里面较深的空间还是需要灯光来照亮。

木条同样是灯带的布置位置,而在台面下的两层书架里,也有相应的灯带,保证明亮同时又柔和的视觉观感,同时灯光映照在打了蜡、抛了光的木地板上,还能给人古朴又相对清新,不会太过厚重的感觉!

“我的书店,这边看到的主要是书,然后到这里,往里面一点,以及那一边的收银区、咖啡茶饮区,都会有我们专属的文创产品,或者一些书的周边产品在销售,同时我们也会定期举办一些艺术展,会有非常多的爱好者选择过来看展、购书。春节期间就没有,我们给大部分员工放了假,只留下少数值班的人”

章敦介绍道。

杨谦对文创原本是没那么大兴趣的,但当他陪着戴振宏和家人,跟随章敦的脚步,来到对方说的他们专属的文创产品区域时候,他才意识到,章敦在这方面下了多大的功夫!

“这个是我们的帆布袋,有不同图案,不同名家名言的,几乎每季度我们都会推出一款新的,但老款的,卖得好的话,我们也会一直卖下去。像这个‘我的书袋可以装下整个宇宙’,它是五年前就设计的,我定的这个文稿,所以印象很深刻,很多读者都很喜欢的,经常提着这个袋子来参加活动。它现在还很热销!”

章敦给杨谦递过来一个帆布袋,笑着让他随便挑,喜欢什么随便拿。

他肯定知道杨谦身份的,但到现在他都只字不提歌手的事。

除了帆布袋,还有比较常见的笔记本、书签、台历,甚至还有碗碟这样的文创产品。

“章老师,您这个也是书签吗?”

杨谦看到一套盒装的卡片,看着有点像书签,但它又比较宽,不像书签那样细细长长的。但上面都有图案,而且比书签更加精致、漂亮——毕竟可供下笔的地方多了,内容也会更加丰富。

“不是书签,这个叫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