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第十四章 全忠(3/3)



当然了,即便已经装备了不少火器,但小小一个嵊县,在没有大军增援的情况下——因为东岸大批舰船(其实多是空船)出现在杭州湾一带游弋多日,似有择地登陆之事,因此绍兴府内的很多清军被迫北调——嵊县是根本不可能挡得住东岸三万大军一击的,目前能守两天多时间,按照后世时髦的话说就是:就那点饷银,放几枪,已经对得起皇上了。

12日夜间,嵊县县城告破,毙伤俘清军四千余人。担任总指挥的儒尼奥少校过城而不入,继续带着第七混成营连夜行军,沿曹娥江北上,一路攻拔多处清军汛地、堠堡。而主帅都如此拼命了,下面各将领们自然也不能懈怠,于是仆从师第五师、第六师、第十师、新军第二师等部交替前进,只花了四天时间,主力部队就抵达了素有繁华美誉的上虞县城外。

这个时候,东岸人反倒不急于攻城了。因为对他们来说,民风暗弱、驻兵不多的上虞县不过是嘴边的肥肉罢了,随时都可以吃下,而东边屯驻在余姚县内外的那一两万绿营清军,才是东岸人最大的目标。

因此,甫一抵达上虞县外围,儒尼奥中校就下令各部将骑兵聚拢起来,凑了两千骑,开始在北部沿海平原一带搜索、拦截余姚方向可能西撤的清军,同时截断山阴、上虞一带通往余姚的交通线。此外,担纲主力的步兵集团也开始就地构筑防御工事,夺占一些关键性的堡寨,截断余姚清军归路的同时,也防备西面绍兴府城有敌军来援。

东岸大军的行动清军自然也看得到。而也是在这个时候,绍兴乃至杭州方面的清军高层才恍然大悟,黄衣贼竟然不从海上大举登陆了(只派了一些拼凑出来的由警察、民兵组成的队伍试探性登陆,迷惑清军),而是从新嵊盆地一路北上,且其兵力之雄厚、火力之凶猛、突破之犀利,在南方大约是不少年头没见到了——话说上一次黄衣贼集中数万人马在绍兴府快速突破,是哪一年来着?很多人都记不清了。

不管如何,如今小两万兵马被东岸人切割在了余姚县与上虞县之间,交通断绝、孤悬于外,有面临两面夹击的风险——虽然他们也怀疑东岸人能不能再抽出兵力从鄞县方向发起攻击了——虽然一时间粮食不至于短缺,但军资、器械的损耗却肯定补充不少,这可就难了。要知道,现在清军阵中长枪、火炮的数量也渐渐增多了,别的不说,铅子、炮弹、火药的消耗就不是什么小数目(数日前东岸人围攻嵊县,从城下送返新昌的空火药桶装了五十多辆大车),这若是被东岸人攻得急了,怕是坚持不了太久。而一旦火器发挥不了作用了,余姚清军的形势只有更加险恶,全军崩溃也不是不可能。

而一旦杭州大营丢失了这一两万名还算能征惯战的军队,那么对于局势的影响简直是无法想象的。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