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第三章 红利之三(2/2)


其一自牂州南循北盘江南下,进入西赵蛮境内—即刚刚被讨平并置正州的地界—度入右江下行至邕州,又循左江而上,西南至交州。

其二由牂州东南行,沿着北盘江走,然后下红水河,度入龙江,至宜州。又东至柳州、桂州,然后南下交州。

这两条道路,都是唐初侯弘仁主持开凿。

说是两条道,其实只能走第一条。

这条路自牂州往西,约六百里至南宁州,一直是自三国至唐以来,中原王朝经营云南之根据地。又西约三百里至昆弥国,唐置昆州,南诏置拓东城、善阐府。

黔中、五管看似蛮獠遍地,但其实没那么可怕。

安史之乱前,唐廷与南诏交兵多次,多在此补给、过兵。甚至唐朝建立前,还绕道黔中蛮境入湖南。

到了这会,听闻马殷也在向西发展。历史上黔中南部的蛮獠曾大面积投降马希范,一个湖南割据军阀都能吸引蛮獠投靠,可见也不是什么穷凶极恶之辈,说穿了都是想世袭当官的土霸王罢了。

只要你不动他们的利益,什么都好说。

赵匡明低声问道。

赵观礼说道。赵匡明哑然失笑。

这个赵判官倒也实诚,不过一想到他的身份,嘿嘿。赵观礼到底在为谁当官,还两说呢。赵匡明叹息道。

好好一个节度使,若像他们一样献地归顺,朝廷能亏待他吗?不可能啊。结果还想着扩张,以为天高皇帝远,朝廷很难料理到他。

唉,契丹、渤海都打了,广州就不能打吗?想什么呢?

赵观礼说道:

赵匡明赞道。

赵观礼点了点头道:

赵匡明想了想,转头问道:

乌光赞刚刚被姚洎安慰一番,心情好转,闻言说道:

「有家小跟着,作乱可没

那么容易。」赵匡明笑道:

乌光赞又道:

赵匡明转过头来,说道:

赵观礼大大松了一口气,脸上笑容大盛,道:

赵匡明这会活似一个,只听他说道:

乌光赞脸色黯然,情绪又低落了下去。

赵匡明尴尬地笑了笑,道:

他这话并不是乱说。

前唐之时,也善待了被攻灭的蕃胡酋豪、王族。

高句丽末代君主高藏被俘,唐高宗认为他是被权臣挟持,,故没有追究。高藏还娶了皇后武则天的侄女为妻,任工部尚书,被封朝鲜王。

出任安东都督后,暗地里与靺鞨交通,然后被唐廷召回,流放邛州,死后葬于霸上,墓就在突厥颉利可汗旁边。

夏朝看起来也是这般,朝野内外一堆圣人的手下败将。蕃人之中,也有当***的,乌炤度若不死,将来朝廷治理渤海,还多有借用之处。

乌氏只要老老实实,真的富贵不愁。

乌光赞拱手一礼,苦笑道:

赵匡明闻言,拍了拍他的肩膀,道: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