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第701章兖州现状(2/2)

或许这样一种微妙的关系,才是最佳的选择,既可全了太祖高皇帝对皇室子孙的亲亲之谊,又可保证朝廷在地方的统治稳固,不至于出现割裂地方的国中之国。

而他这位兖州知府与孔府的关系,则主要体现在知府代表朝廷对孔府捐助学田,辅助孔庙的翻修,上书厘定礼仪等方面,基本属于朝廷单方面的给予,由此不难看出孔府这“天下第一家”的特殊地位。

以衍圣公为代表的孔家,地位尊崇且世居曲阜难免与兖州知府有所来往,但因为衍圣公本职在于奉孔子之祀,历朝历代均不参与朝政事务,因而两者较少有公务上的来往,他们的交往主要集中在为其捐置学田、修孔庙、厘定礼仪等方面。

为教育孔孟颜等先贤后代,朝廷在曲阜设有三氏学,招纳三氏子孙入学,并同时赐予学田,其租税用来补充办学费用,后又加入曾氏一族,三氏学变为四氏学,入学人口的增多和办学费用的增长需要更多的学田作为经济来源,而兖州知府主一府之政,又是孔子门生,向孔氏捐赠学田成为其义不容辞的责任。

而对待这两大宗藩贵戚势力,郑刚处事的态度又截然不同。

鲁王府权利来自于太祖高皇帝定下的祖制,这也就表面在某些情况下,它是比皇权更强有力的依据,加之鲁王自身的天潢贵胄身份,郑刚对其难以携天威而命令之。

而孔家的权势则全为皇帝赐予,朝廷对其可谓一言兴废,代表皇帝管理地方的知府在孔家可以有效行使权利,两者交往可完全按照既定成法,一旦起争执可据此力争,郑刚不必害怕触怒这个天下第一家。

比如老衍圣公孔讷已经行将就木,其嫡长子孔公鉴前些时日请求上奏朝廷修缮修阙圣庙,似要完成其父遗愿。

但这个差事对于郑刚本人而言,并不是一个好差事,或者说就是个烫手山芋。

朝廷对孔庙、孔林等设施多有重建和修,这些工程大体可分为官方敕建和官员私募资金修建两种方式。官修工程即以朝廷名义整修孔庙的工作在工期、费用上均有严格规定,知府对于工程进度虽然不起决定作用,但作为一府长官又必须参与进来发挥必要协调、后援工作,如果工程顺利完成知府难得隆厚的封赏,如果出现问题他们又难辞其咎,因而奉旨修孔庙对兖州知府来说是烫手山芋。

故而郑刚今日听闻山东巡抚杨士奇即将抵达,特意率众出迎,准备从这位天子宠臣处探探口风,了解一下当今天子对孔府的看法。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