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一百章 新根据地(三)(2/3)

力,因此也不敢大意,立刻调来炮兵,集中了数十门大小火炮,猛轰大名府。

炮击了一天之后,大名府城中军民人等伤亡数千余人,城墙也被炸了好几个缺口,于是袁世凯亲自督战,北洋新军再度向大名府发动进攻,双方又在城墙上激战了半日,袁世凯甚致临阵枪决了三名劫战后退的新军士兵,迫使北洋新军拼力死战,结果起义军终于不敌,被北洋新军攻入大名府城中。

好在是景宾廷、赵三多、李壮勇、夏思痛等人早己做好了准备,见大名府失守,立刻带领着少量精锐的军队向*围撤退。而清军到也没有过份的紧逼,只是牢牢的守住南北两面,任由起义军退进山东省境內。袁世凯在当天率军进入大名府,向淸廷报捷。

由于这时战场己在山东的边境展开,最近的地点离边境不足20公里,因此济南驻军也不敢大意,特意又增加了一个营的机动兵力,因此李壮勇等人一进入山东境内,就被人民军的巡逻小队发现,不过他们这一支军队的人数众多,有近200余人,巡逻小队也不敢轻易阻挡,而是一面严密追踪监视,一面向边境驻军站报告。时间不长驻军站派来了一个连的军队阻截。不过起义军都听从了李壮勇的建议,并没有抵抗,选择向人民军投降。而且李壮勇也主动自报姓名。

由于叛逃事件,李壮勇的名字在人民军里到是颇为知道,因此驻军站的守军听说之后,也不敢大意,立刻派兵将他们送到济南来,师部接到这一批人后,先将他们安置下来,然后马上派人找罗岳来辩认。

见罗岳认出了李壮勇,邓恺道:“就是这事,叫你来认一认人,如果可以确认了,就向军委报告,由军委决定处置意见。”

这时李壮勇道:“营长,我从人民军逃走,违反了军纪,因此要杀要剐随你们处置,我绝不皱一下眉头,但跟我来的这些弟兄们却都是没有违反人民军的军纪,他们都是来投军的,还望人民军能够收容他们。”

邓恺听了,也不禁笑道:“你小子还在这里充好汉吗?”

李壮勇道:“我不是充好汉,但是一人做事一人当,绝不连累兄弟们,而且我从人民军逃走以后,也没有干过一件伤天害理的事情,干的都是打朝廷、杀洋人,也没有冒充过人民军的名头,而且我知道人民军是讲道理的军队,所以才带着兄弟们来投奔。”

这时夏思痛道:“敢问两位长官,不知道李兄弟会受贵军什么处置呢?是否会处斩呢?”

罗岳看了他一眼,见他方面大耳,豹头环眼,颔下一部长髯,相貌颇为不俗,道:“俱体怎样的处罚,我现在的说不准,不过如果我们能够确定李壮勇说的都是真说,他离开人民军之后,确实没有干过伤天害理的事情,那么死刑的可能性并不大,应该是服几年的苦役。”

夏思痛道:“如果是服苦役,何不令他带罪从军,立功恕罪呢?我曾听李兄弟说过贵军亦是以推翻清室为任,那么正当是用人之际,李兄弟从贵军中逃走固然不对,但他确实并无坏心,而且尚有几分勇力,两军作战阵上或有用处,何况他又带我们来投贵军,何不通融一二。”

邓恺这才发现这个人说话的口气到是不俗,而且还是南方口音,于是问道:“不知这位先生怎么称呼?那里人氏。”

夏思痛道:“在下夏思痛,字卓春,祖藉湖南益阳人氏。”

邓恺点了点头,道:“看夏先生的样子,到不像是义和团啊。”

禁止转码、禁止模式,下面内容隐藏,请退出模式!

夏思痛也微微一笑,道:“不错,在下并非义和团。原本为任顺天府通判,只因痛心朝政 无能,卖国求和、倒行逆施,故此绝意功名,立志改革,光绪26年间(1900年),在下任汉阳兵工厂监工,曾与正气会首领唐才常谋划湖北起事自立,只因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