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二十九章 市长上任(一)(2/3)

另外这些人也有自己的小心思,这群人的官虽不大,但管的都是要务,一个知府衙门里要是没有这些人,只靠知府一个人还真玩不转,何况自已这些人都在锦州任职多年,熟悉地方事务,有道是用熟不用生,因此就是海外华人来管事,也是要用到自巳这些人的。

但在这1年多的时间里,这些留用的原清廷官员都能够体会得到,华东**虽然任用了他们,但对他们并不信任,防范很深,而且华东**的施政方式与清廷大相径亭,他们原来在清廷官场上历练出来的那一套还真没有多少用处,唯一用的上的地方还就是熟悉锦州的环境,但这一点在起初还有些用处,但一年多以后,效果就大打折扣了。

现在华东**终于派来了正式的官员,这些人心里自然是惴惴不安,不知这即将新上任的知府大人,最重要的是会怎样处置自己这一批人呢!

张作霖则是介于这两种心态之间,虽然他加入人民军的时间不长,论资历比不过这两批人,但现在他的部队却是有番号的正规人民军,这一点甚致比守备军更强,而且这大半年来,他也确实为华东**立下了一些功劳,但张作霖心里也同样有些不大痛快。

原来张作霖奉命来增援锦州,尽管队伍还没有换装,但心里却还是很愉快的,因为战区司令部能在这个紧要关头调自己的部队来增援锦州,这是看得超自己啊,而且这也是张作霖投靠人民军之后,第一次独当一面,因此张作霖也有心在锦州打几个漂亮仗,最好是把杜立三给灭了,立个大功,让司令部看看自己的能力。

那知自己才来到锦州没几天,战区司令部居然又派来一个总指挥,这样一来自己就变成了下属,将来就算是自己立了功,也只是作为部将的身份,真正的首功是落到总指挥官的头上。司令部到底是仍不放心自己,还是怕自己立下大功之后晋位太快,不听调遣,有意要打压自己呢?

在张作霖的队伍里,己经有不少怨言出来,由其是汤玉麟、张四飞,两人本是绿林出身,一向自在惯了,和张作霖又是老交情,因此张作霖干保险队的时候,虽然治军较严,但对这两人还是网开一面,只要不是做得太过分了,张作霖也基太不会怎么管他们。

但张作霖投靠人民军之后,一切就都要按人民军的纪律来,而张作霖也不敢再放纵汤玉麟、张四飞,亲自对两人严加教管,让两人只觉得处处别扭,干啥都犯错误,因此两人甚致想打退堂鼓不干,拉着队伍重新回去干保险队。

不过孙烈臣、张作相、张景惠、吴俊生等人却是支持张作霖的,由其是孙烈臣,态度由为坚决。在张作霖的这些老弟兄中,孙烈臣是最有见识的一个,因此也最受张作霖的器重,张作霖决定投靠人民军,是得到了孙烈臣的全力支持。而张作霖不好直说汤玉麟、张四飞,往往都是由孙烈臣出来当黑脸,但孙烈臣也不是一味的压制两人,而是耐心的对两人讲道理,一则是华东**必成大业,这时跟着华东**干,将来都是开国功勋,封官加爵,封妻荫,光宗耀祖;二则是离开了人民军,还真玩不开,因为人民军是不会允许在东北地区再出现保险队的,因此现在只能按照人民军的规据来,打退堂鼓不干,是绝对不可能的。

这一番话也让汤玉麟、张四飞两人无言以对,只能不再言语。而孙烈臣所说的这一番道理也深得张作霖的心意,而且这大半年以来,张作霖对人民军也有了比较深入的了解,老实说在投靠人民军之前,张作霖确实还有几分三心二意的想法,打算利用人民军,充分发展自己的势力,一但自己的翅膀硬了,或是在人民军里过得并不如意,到不妨脱离人民军,另立山头。

但现在张作霖也清楚,自己当初的想确实太幼稚了,人民军的强大,远远超出了自己当初的想像,现在自己的实力和投靠人民军之前相比,确实有飞跃的提高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