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第140章 抢钱了(3/3)

来?凭什么让老百姓无条件支持你?

没法动员出足够的力量,面对周边国家,处境艰难,被动挨打,也就顺理成章了。

没有经历过尸山血海,没有付出惨重的代价,结果自然是唯唯诺诺,处处受制于人,这世上从来没有免费的午餐,即便有,请记住免费最贵!

国家层面上,大宋是富庶的,是强大的;在政权层面,大宋是弱小的,是远不如汉唐和大明。

这也就解释清楚了大宋的困境。

话又说回来,赵桓在干什么呢?

无论是授田,还是邸报,又或者整军,他都想做一件事,把赵宋立国欠的老账还上……说句实在话,金人真的不算什么。

相比起其他的游牧民族,他们并没有到离谱的程度,至少匈奴无论从人口数量,土地面积,还是兵力上,都远胜大金……只要能把大宋的国力释放出来,碾压金国,并不是问题。

先定守势,再图进取,对外用兵,对内改革,两件事并行不悖,就是赵桓要做的。

从目前看,对外貌似还马马虎虎,对内却有点推行艰难了……在赵桓离京的这段时间里,李纲按照赵桓的意思,推行了授田,也囤积了粮草和军械,只不过军粮只有一百二十万石,距离赵桓目标的二百万石,还差了八十万石,其余方面,也都很难让人满意。

偏偏这时候,赵桓已经动身返回,官家就要回来了。

必须有个结论!

就在中元节前的政事堂会议上,浪子宰相李邦彦拄着拐杖出现了,在他身后还跟着吴敏,以及一直养病的白时中,还有高俅。

这四大奸臣的组合,让人下意识起了一身鸡皮疙瘩,难不成又要搞事情吗?

果不其然,李邦彦朗声道:“我这里有一份名单,是按照各地的情形,编撰的富户人员,一共分成四等,总计有一万多户。我提议政事堂立刻依照财富多少,依次征税,财产越多,收的越多,务必在秋粮入库之前,征收完毕,供应军需!”

吴敏也跟着道:“没错,最上等富户,每年缴纳三万缗,而后依次是一万缗,三千缗,五百缗……扣除消耗,我们预估过了,大约能给朝廷增加五百万缗岁入,诸公好好议议吧!”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