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第539章 阴阳档案。(2/2)

就是最大的问题。

李牧带着找麻法的目光去看这些档案,自然很快就找到了这其中的问题。

这次分田,采用的是摊丁入亩的方式。也就是说,但凡是人,都能够分到田地。

但是,很快李牧就发现了这其中的问题。在档案当中,一家三代以上皆有田分的比例太高了。甚至,不少家庭是一家四代皆有田分。

固然,古人由于结婚的年龄比较早,一家三口同居的确实是有,甚至一家四口同居的也有。

但是,要知道古代的平均寿命也低啊。这种可能性是有的,但是却绝对是少数。

果然,在李牧对着户籍册上一佐证的时候,就发现了问题所在。

古代,虽然没有什么死亡证明之类的东西。但是,通过户籍册的佐证,还是能够发现很多问题的。

这份户籍册是五年前统计的,这其中的一些老人,在统计的时候已经六七十岁了。

按理说,这些年过去了,这些人应该很多人已经躺板板,埋进土里。

但是,在这次分田当中,这些人几乎都还参与了分田。

这个时候,李牧已经明白长宁县这些官员的骚操作了。将已经死去之人的名字登记上去,一起进行分地。

毫无疑问,这些能够将死去之人分到的田地,最后必然是落到他们自己的腰包当中了。

这也多亏了李牧警觉,真换了旁人来查,还真未必就能够从胆敢中查看出端倪。

“说罢,你们背后是何人指使的?”李牧冷冷的朝着县令问道。

县令这个时候,已经瘫软在了地上,回答道:“上将军,冤枉啊,冤枉!”

“下官真的冤枉!”

“哼!”

“真是不见棺材,不落泪啊!”李牧冷哼一声道。

这些档案绝对不是这些人能够做出来的,所以,他们幕后定然有主使之人。

不过,现在不说不要紧,等一切都差清楚之后也就容不得他们狡辩了。

虽说现在是深更半夜了,但是王伯当可没有含糊,当晚直接带兵开始逐一的查探。

所有一家三代以上皆分田地者,王伯当逐一的带兵上门查看。

果然,正如同李牧所预料的一般,这些人家当中,很多家的老一辈已经去世很久了。

而且,这些百姓大多数对于自家老人也分到田地一事,那是一问三不知。

而且,在核对了这些人家当中新发放的田契之后。发现,这些人家中的田契和县衙当中的档案,两者之间确实存在了一个差额。

也就是活,这分田的档案,应该是有阴阳两份。阴的那份是真实的,阳的那份是摆在明面上,给李牧,给朝廷来看的。

(本章完)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