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81章 奶茶店的首月业绩(2/3)

吃草。

刘文博想出风头?

那就出好了。

无伤大雅。

在场的没有笨人,他到底是什么秉性,也都心知肚明。

等说完了奶茶店的事,周不器就接过了会议的主导权,谈了一下七大副业项目的事。

现在,七大项目都已经展开。

搞的最好的当属甄妤负责的餐桌广告项目,目前,她已经和可口可乐、汇源果汁、乐百氏、康师傅等6家饮料商家谈好了广告合同。

平均每个餐桌广告,每月费用在25-35元之间不等,大学校和人流量高的食堂,往往价格更高。

食堂方面沟通方面,甄妤担心各校的创业团队走漏消息,就像培训机构集体报名的传单似的,引来学生会的强烈抵制。她亲自带队,一家学校一家学校的谈,一个食堂一个食堂的谈。

一个月下来,城西这边的高校群,几乎都被她拿下了,谈下来了30多所学校,67个食堂,4万多张餐桌。

按理说,这个阶段她就可以投放广告赚钱了。

不过,她野心很大。

这是个没什么技术壁垒的创意项目,之所以能赚钱,完全是靠着周不器灵光一现的头脑,找到了别人发现不了的商机。

一旦现在就开始大规模铺开,那些没联系到的高校,就不会存在机会了。各校的学生会得到消息后会很快活动起来,肥水不流外人田。

和其他项目不同,餐桌广告项目就是一次性买卖。

这次出手如果不大赚一笔,以后再想赚钱就没什么机会了,各校学生会肯定会加以垄断。

按照甄妤的说法,整个11月份,她都不准备上马这个项目,继续跑食堂,签合同。

首都高校上百家,甄妤打算搞定其中的60家,剩余的一些民办学校和专科学校,就没必要渗透了,那里的利益关系太复杂,不宜推广。

可以说,这个项目已经完成了90%,就等着项目上马,大放异彩了。

最容易的项目,当属孟厚坤负责的宿舍小卖部项目了。

这个项目不会受到学生会的阻挠,因为需要较高的前期投入,以及货品的运输成本。

更重要的是,在宿舍开小卖部,对大学生们来说,没有任何困难。

把货品摆在寝室里,每天收钱、找钱就行了,货源有人专门提供,送货上门,多简单?

不需要任何繁冗的操作,等于捡钱。

所以,当孟厚坤带人在各个学校宿舍推广的时候,告示一贴上去,一栋宿舍楼里至少有十几个寝室打来电话,请求合作。

孟厚坤腰间夹个包,像个大老板似的实地考察,面试同学,好不威风。

可以说,这两个项目都不需要周不器的特殊关照了。

其他项目就不行了。

“百卉,你的企业中介项目就不要搞了,这段时间跟着甄妤师姐,帮她把餐厅广告项目搞好,虚心点,多请教。”

“马哥,你的培训机构项目……说实话,这也是我的决策失误,依我看,这个项目暂时也先放下吧。”

周不器叹了口气。

他不是神,也会犯错误。

他本以为借着高校大学生的资源,可以很轻易的办一家培训机构,给中小学生讲课。可他忽略了,这里是首都,地价很惊人。

在校外租房子办培训班,那点学费都付不起房租。

马平山也意识到了这个困境,就选择了走另外一条路,就是把大学生“送货上门”,让他们去当私教,一对一上课。

可问题又来了,这里是首都,全国名师都在这里,培训班多如牛毛。

很多辅导老师,都是高考命题的老师。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