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2162章 背锅的王管事(2/3)

是围绕着你的平台经济的商业理论。感觉像是政治课。”

周不器道:“这套理论马上就出书了。移动互联网的浪潮来袭,国内一定会轰轰烈烈地出现一波互联网行业的大爆发。阿里的巨大成功其实起了一个很不好的示范效应,让很多创业者都以为靠着第三方支持的平台模式大有可为。其实完全错了,阿里的成功只是个例,以自营为核心的平台模式才应该是主流。一旦搞反了,就可能出大事。”

裴瑶询问道:“主要就是因为信誉吗?”

周不器摇摇头,“不,是监管。阿里是互联网巨头,马老板又是世界级的企业家,他丢不起那个人,他当然要不计一切代价地维护阿里的信用和价值观。可是大多数的互联网公司,根本不会在乎公司信用。”

裴瑶很有感触地说道:“不仅是互联网公司。”

周不器道:“当然,民企做得再差,头顶上也有法律的要求,做得过分了,企业家真可能被抓进去。有的公司就没事了。银行、保险、证券、电信、能源……那天我的司机还跟我说呢,车的油箱容量是50升,结果那天他去加油,加了55升了还没加满。这种事,他上哪说理去?投诉无门、抱怨无用。他拿着发票去财务那边报销,还被财务误以为是他从中克扣。”

这点小来小去的蝇头小利,对裴瑶这个级别的高管来说根本不算什么。

一来是没时间跟他们计较,二来也犯不上生气。

根本改变不了的现状。

裴瑶思考的是周大老板平台经济围绕着“自营”和“第三方”的理论框架,“所以说,信用危机是大环境,放眼看去,全都是这样。这就让很多以第三方为主的平台有了更大的生存空间,其实是一种上行下效的社会体系。”

周不器道:“对,马老板格局大、要求高,他要维护阿里的品牌信誉,会及时止损进行战略调整。可是其他公司,一定是在大染缸里生存。要是国企出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谁也管不到他们。互联网企业就不行了,这些都是民企。一旦这种平台经济的公司都是以第三方为主,出现了很严重的信用危机对用户的利益造成了伤害,就一定会受到相关部门的严惩。”

“原来是这样!”

裴瑶恍然大悟,好像一下子就把一切都想明白了。

周不器道:“我之所以要写一本平台经济的书,号召互联网创业者以自营模式为切入点做平台,就是不希望在更长远的视角下他们受到太严重的冲击。一旦真出现了,就会伤害到整个互联网行业。有的人可以放火,有的人却不能点灯,古人早就总结出智慧结晶了。互联网企业要是见到别人放火了,就想着自己也去放火,那就是在找死。很多民企活得挣扎,就是因为他们陷入了上行下效的思维误区。有些事情,上可以行,下不能效。”

裴瑶深吸了一口气,“所以说马老板还是厉害!”

周不器很惊讶地看着她,“啥意思?你是不是存在什么误解?人家是世界级的大企业家,他能不厉害吗?”

裴瑶有点尴尬,赶紧解释,“我的意思是跟你比较嘛,马老板的眼光好像跟你都挺匹配的,他的视角不比你差。”

周不器摆摆手,很无奈地说:“怎么把话题转移到这来了,说说卫折的事。”

裴瑶道:“根据你的这一套理论来判断,卫折的事就很简单了。阿里一定会出现信誉危机,这是他们这种以第三方中小企业为支撑的平台经济的基因所决定的。不管谁当总裁,这种问题都一定会出现。说巧不巧,在2010年卫折当总裁的时候,这样的事情爆发了。2业务里有大约5%的供应商存在合同欺诈,淘宝上也有很大一批店铺有问题。卫折想去处理,却遭到了那些第三方中小商铺的集体反抗。阿里当时的麻烦很大。”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