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246章 心(2/3)

在四五个双目有神,太阳穴鼓鼓暴起的武人保护中,坐上专车,扬长而去。

“你,处理这里。”

“不要让记者那些乱报道,我不希望明天滨海日报出现有关洋人区的头条新闻。”董川压抑着怒火,对宋安冷冷道。

宋安:???

真就官大一级压死人?

宋安虽然心里直骂娘,但是嘴角洋溢出笑容,忙点头道:“是是是,董市长的指示,我一定牢记在心。”

不多时。

大人物们都走得一干二净,只留下中级官员亲自指挥对现场的清理,和应对记者们轰炸般的采访。

......

夜。

暗沉沉。

大片乌云遮罩苍宇,使得月华半点不泄。

清冷的夜风,一遍遍轻抚这座繁华都市,带来丝丝寒意,渗入骨髓。

往日热闹的心意门,如今鸦雀无声,冷冷清清。如同无家可归的猫犬,无形中透露出凄凉之感。

唯有内堂一盏灯光依然亮着,从窗户折射出昏黄光线,似乎在坚挺等待游子的归来。

嘎吱。

一道修长而有型的身形,推开了红漆大门,径直往里走进。

轻车熟路的越过大厅,走廊,练功场......最终停步立在内堂外头。

“进来吧。”里面传出一道暮年沧桑之声。

林克想了想,终究抉择进去。

当人步进之后,映入眼帘的是,一座挂着白帆,烧着火盆的小型灵堂。

有位花甲老人垂垂老矣的坐在铺垫上,浑浊的眼睛望着火焰出神,两手龟速折着纸钱投入火盆之中,不知在想些什么。

看着一下子之间,苍老二十多岁的郑师,林克陷入沉默之中。

时间过去许久,才犹豫出声道:“师...父...”

两眼无神的郑师,听到这句话,心神瞬间回归:“小克,你知道么?”

“当年我才三十出头,刚从洛天行省出来逃难。一路上穿市过县,跋山涉水,远离北伐军和大庆官军在北方的战火。”

“便在这艰苦途中,我意外遇到你大师兄。”

“那天,我记得非常清楚。走了几十公里不停歇的我,偶然路过一个村子,准备进村挑户人家讨碗水解渴。”

“于是缘分之下,便来到了他家。那时,他才三四岁大,长得灰头土面,瘦骨嶙峋,没有半点城里孩子那样白净。而且还很胆小,见有陌生人来,只敢躲在门边,远远的偷看我。”

“我见他有些可怜,便摸出包袱里的米糕递给他吃,可是他很害怕,一溜烟儿的跑开了。”

林克并未打断郑师的讲述,只静静倾听二者初次相识的画面。

“我当时笑了。乡下的孩子,就是和野猫一样。羸弱脏陋的外表下,对外来事物抱有极大的戒心。”

郑师目中隐显光珠,面上露出强笑。

“后来招待我的是他爷爷。他爷爷拖着病残之身,步履蹒跚的给我打了碗水。”

“于是在破旧露风,采光阴暗的农村土房子里,借着喝水的功夫,我和他爷爷聊上了天。”

“后来得知,你大师兄是个苦命的孩子。”

“从出生开始,短短三年内,父亲早逝,母亲病亡。只留有爷孙三人,但在我来这里前不久,他奶奶又才刚刚病逝下葬。”

“你是农村的孩子,你该知道农村人的痛苦。常年累月的干重活,又没有充足的肉食来保证身体,往往无病变有病,小病拖大病。”

“最后四五十岁,什么都没有,除了苟延残喘,痴长年纪,只有一身的暗伤和病痛了。”

“你大师兄便出生于这样的贫苦家庭中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