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第两百四十六章:罐头换飞机!(2/2)

冰洋,至于哪一国?干脆就写国好了,交易原因的话,就写西方某国因自然灾害,加上国家工业极度偏向重工业,乐意和某国商人达成一桩副食品换飞机的交易。”

这样改编之后,“映射”就小多了。

而且看上去剧情也稍稍合理了一下。

当然,更重要的是,最后“点题”时,也将会更好写一些。

毕竟,他的这篇不仅仅是要写出一桩“离奇冒险交易”故事,还要点出深层次的教育意义与哲理。

至于到底是什么样的教育意义,那还不简单。

无非就两个,从大局来看,就是一个国家不能只看重重工业实力,也要扶持轻工业,尤其是副食品工业,要做到均衡发展。

从个人来看,这篇也给人以“三思而后行”的启示,换而言之,那就是绝对不能盲目自信,既要量力而行,也要大胆尝试。

可以说,这篇不管是剧情,还是立意,完全符合《选刊》提出的要求。

而且,这的主题也与当下改革开放的话题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这点,这部与他的《南飞》与《那人,那山,那路》,从本质上是一致的。

只不过,前者主角的是“大人物”,而后者皆都是“小人物”。

但是,三者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却都是在改革开放这个大背景下,不同岗位,不同领域的人,做出的不同选择而已。

不说一脉相承,但至少是符合《选刊》所需文学题材的。

而且,这《选刊》可是国家级别的文学期刊,所刊载的作品风格自然紧跟时事,他这篇,既有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也有对北方某国乱像的“映射”,刚好是属于当下的“热门”话题。

“对了,差点给忘了,还有名字了,我必须得好好琢磨一番。”

突然,贺云又想到了什么,他将刚刚所想到的粗略大纲,写在稿纸上后,又开始思索这篇的名字来。

“虽然故事离奇了一点,但总不能直接以罐头换飞机为名吧,这样是不是显得太直白了一点?”

的确,想想一篇立意如此之高的,却取了这样一个浅显的名字,这与《选刊》的风格明显不符呀!

再说了,他好歹也是今年“全国优秀中短篇奖”的获得者之一,总能如此显得“没文化”。

“要不,就取个……”

:昨天,编辑跟我说帮我争取了一个限时免费推荐,具体哪一天还不知道,但应该就最近几天,大家可以免费观看,无须订阅,这几天我也会照常更新的,限免后,会有暴更,估计一天四到五更,或者更多吧,谢谢这段时间以来,大家的支持了。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