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52. 妹夫的标准(3/4)

自然不愿意对任何人提及玉坠的来历。

至此,心里的那些疑惑也就全部解开了。秦晓鸾这个案子就是被人诬告的无疑。

本来说自己不应该插手地方事务,但王启道现在也确实不好办。

李经虽然贵为太子,但还是很能体谅下层官吏的一些难处的。换个位置,如果自己现在来当这个县令,也就只能暂时把于奇正先扣押起来,等着上面的态度。

加上之前因为王启道没法应对于沧海,自己不得不出了个面。

现在反正已经出面了,也就只能有始有终了。

再者,法律也不外乎人情。于沧海身为朝中大臣,侄子无罪被扣押,难免心生怨气。不如就此顺水推舟做个人情,也算是收买人心吧。

打定主意之后,李经说道:“凡刑狱断案之事,皆以证据为准。在本案中,关键证物玉坠已被证明并非传国玉印,关键证人于奇正的供述可信。当然,我也只是作为旁观者,提出个人看法。具体怎么断案,还是由你这个主审官来决定。于老夫子,你认为呢?”

于沧海为官多年,深谙其中之道。现在太子给自己台阶下,心中如何不知?

尽管已经被这个不着调的侄子气得快爆炸了,但毕竟血浓于水,最关键是这家伙虽然不肖,但在这个案子中还真没违法。

想到这里,当即冷哼一声之后,重重地跺了一下脚:“就算国法无罪,家规也难饶他!”

大家话都说得这么明白了,王启道还不明白的话,这官也就不用当了。

这可真是个皆大欢喜的结果啊,就在王启道如释重负准备出去办理无罪释放手续时,于沧海叫住了他:“王大人,老朽认为,还是得严格按照程序办理。”

王启道两眼骨碌骨碌转了两圈,立即会过意来。

现在人证物证俱全,足以证明被告秦晓鸾无罪。那么按照程序,原告那边就得有个说法。

想想假如自己是于老夫子,好不容易回老家一趟,结果因为侄子被卷到这个案子里,还在太子公主面前出了这么大的丑,这面子上哪能挂得住?

要不是那赖利头诬告秦晓鸾,哪能有这破事?

现在上官一肚子气,咱这当地方官的,连这点小事都办不好,还混什么混?

王启道躬身肃容答道:“此案在太子殿下和老夫子的提点之下,才得以这么快水落石出真相大白。太子殿下和老夫子的教诲,下官定牢记在心,必会按照相应的法律程序,严格秉公办理。”

王启道出去之后,后堂的三个人一时无话可说。

在李经的印象中,于沧海就是那种典型的不苟言笑的老夫子形象。因为过于严肃古板,甚至给人怀疑这根本就不是人,而是个不会变通、只会按照固定轨迹运转的器械。结果今天的表现让李经眼界大开。

李经由于身份和成长经历,也一直是以老成持重的形象出现在世人面前。甚至包括他自己本人在内的所有人,都认为太子就是这样,也必须是这样。

离开京城之后,那种无形之中的沉重感的压抑感本来就放松了很多。

这次到天门县,旁观了于奇正这个奇葩,尤其是看到于沧海精彩纷呈的面部表情表演,李经心里有个叫做“恶作剧”的可爱小恶魔,也就被唤醒了。

“于公……”李经一本正经的叫道。

“微臣在。”于沧海急忙躬身行礼。

“哦,也没什么,就随便聊两句。上次母后问我,说皇儿啊,你对将来的妹夫有什么要求吗?我想了很久,这事和我又没什么关系。不过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