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30章 荒山残尸(4)(2/3)

伏在地上的郭三动了恻隐之心。林玉兰在一旁哭喊着,听不清楚她说些什么。一名女警走上前架住林玉兰,说:“一起去公安局吧,了解些情况。”

郭三夫妇被侦查员塞进车里的同时,拿着搜查证的师父带着我走进了郭三家的院子。

院子的一角放着一架板车,这架板车立即引起了我浓厚的兴趣。我迫不及待地戴上口罩、帽子和手套,走到板车旁仔细地查看。师父则被堆在院子另一角的柴火堆吸引,绕着柴火堆慢慢地挪着步子。

这是一架再也普通不过的板车了,看起来也有好几年的历史。我戴着手套在板车的车面上轻轻地滑动,突然,仿佛一个硬物钩住了我右手的纱布手套。

我慢慢地把手套从硬物上分离,定睛一看,原来在板车车面中段有一个突出的铁钉。大概是怕铁钉伤人,铁钉的尖端已经被砸弯,在板车的车面形成了一个稍稍突起的铁钩。

我拿过强光手电打着侧光,然后用放大镜对着这铁钩仔细看,很快,在铁钩的底部发现了重要物证——几根绿色的毛线。

我的脑海里立即浮现出前天我们对死者衣物进行检查的情景。当时我们发现死者穿在最外面的绿色线衫的后背有一处破口,破口的周围黏附着铁锈。显而易见,这个板车应该就是运尸用的板车。

“师父!”我就像孙猴子一样兴奋地叫着师父,“这里有和死者衣物相似的衣物纤维,和死者背后的衣物破口对得上!”

我抬头看了一眼,并没有看见师父,只听见师父的声音从柴火堆的后面发了出来:“好的,小心提取,回去进行微量物证检验,同一认定了就是定案的依据。”

我奇怪师父在我发现这么重要的线索的时候,居然没有从柴火堆后面出来,难道他有更好的发现?

我拍照、提取完微量物证,走到躲在柴火堆后面的师父身旁。

师父正蹲在柴火堆后侧,身边敞开着一只法医现场勘查箱。他的手上拿着一张滤纸,正在柴火堆后面的地面上擦蹭。

我走近一看,原来柴火堆后侧的地面上仿佛有一片黑黝黝的痕迹,这一块地面像是被深色的液体深深地浸染了。

我想起了师父在专案会上的推断:尸体有被藏匿的过程,而且藏尸的地点不在室内,更重要的是藏尸的地点应该有死者的血迹。

居然真的被师父说中了,我的声音因为兴奋而发抖:“这……这是血吗?”

师父没有回答我,他拿起中央被蹭得漆黑的滤纸,用物证箱里的试剂往滤纸的中央滴了两滴,转过身来举着滤纸笑着说:“哈哈,联苯胺,阳性!”

既然确定了这片痕迹真的是血,这就更加坚定了我们的信心,师父兴奋地说:“提取吧,认定同一,加上你发现的证据,这就是铁案!”

我和师父哼着小曲回到了专案组,向总队长汇报完我们的重大发现后,总队长长舒了一口气,伸了个懒腰,说:“明天回家过年喽!”

话音刚落,负责审讯的主侦查员推开门就跑了进来:“报告领导,招了。”

有了我们提取到的关键证据,凶手的供认不过是时间问题,所以总队长听见这个喜讯后很淡定地笑着说:“别着急,坐下,喝杯水,慢慢说。”

“开始我们就知道他们会招的。”侦查员咽了口水,说,“在车上两个人的表情就告诉我们,案子就是他们做的。到了审讯室,还没过5分钟,林玉兰就跪在地上说是她杀的孙丽梅。省厅专家已经有了指导性意见,说凶手是年轻力壮的男子,所以我们坚定了信心。审讯了一个小时,他们俩就都交代了事实。两个人的口供对得上。”

原来,郭三和孙丽梅从前年开始就有了奸情,但是两个人行为隐蔽,并没有旁人知晓。去年开始,郭三的茶叶生意越来越红火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