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172章 夜半枪声(2)(2/4)

的枪支了,急着问。

我和林涛的担心一样,怕这个急于免责的所长,破坏了枪支上的痕迹。

“没有,没有。”所长说,“我们是带着证人来现场进行辨认的。这点儿现场物证保护意识还是有的。”

“剩余材料在哪儿?”林涛皱了皱眉,“我要进行整体分离比对。”

整体分离比对技术是痕迹检验专业的一项撒手锏。具体的方法是:通过对比显微镜,对两个物体的断端进行检测、拼接,观察拼接口的微小特征,从而判断两者是否曾经为一体,后被人为分为两部分。

“我去叫人提取。”所长说完,给派出所的技术员打了个电话。

“是谁报的案呢?”我问。

所长朝远处的人群中扫了一眼,指着一个年轻人,喊道:“胡黎苗,你来你来,给省厅领导说一下你发现和报案的经过。”

听到“省厅”这两个字,围观的人群顿时炸了锅,大家突然议论纷纷,可能认为省公安厅都派人下来查案了,这一定是一起大案,和他们之前猜测的走火有所不符。

我尴尬地挠了挠头,瞪了所长一眼,心想你的嗓门儿能不能不要这么大?

围观群众一定还不知道,我们省厅法医科其实就是一个基层单位啊。除了一些简单、普通的命案以外,只要够人手、能跑得过来,我们都得去出勘现场,为基层解决一些问题,也算是帮基层法医搭把手、助把力。

胡黎苗跟着一个民警跨进警戒带,朝我们走了过来。他长得贼眉鼠眼,一路上东张西望的。

“说说吧,是怎么回事?”我站在胡黎苗的前面,遮住了他的视线,不让他看见尸体,同时摘下沾染了血迹的手套。

胡黎苗缩着头说:“是这样的,昨天晚上我在我哥家打麻将,大概打到晚上十点多的时候,突然听见‘乓’的一声,像是哪家在放炮一样。哦,不,比放炮还要响。我们四个人就跑到屋外面看,也没见到火光什么的。”

“等等,你哥家住在哪里?”我问。

胡黎苗和所长一起指向现场的东面,说:“东面三百米,就是我哥家了。”

“是这条大路的路边吗?”

胡黎苗点点头。

“那你们看见什么了没有?”

“当时有月亮,我们看见一个人影在往西走。”胡黎苗说,“看背影好像是他。”说完,胡黎苗指了指地上胡奇的尸体。

我转头看向派出所所长求证。

所长点点头,说:“这个口供我们都做了,几个打麻将的人都印证了这一事实。”

“你确定只有一个人影?”我问。

胡黎苗坚定地点了点头。

“就根据这个线索,我们基本确定死者是枪支走火打伤了自己。”所长说。

我摆摆手:“结论别下得太早,胡奇家住在哪里?”

派出所所长往西边指了指,说:“往西走一百米,过了警戒带,左拐,再右拐,就到了。”

我顺着所长的手指往西边看了看,只能看得到拐弯处,拐过弯去,视线就被一个公共厕所挡住了。

“你们听见枪声后,大概多久出门的?”陈诗羽问。她问出了我想问的问题。

胡黎苗低头想了想,说:“我们在后院,开了门,穿过院子,打开大门就出来了。我估计也就二十秒吧。”

我“哦”了一声,说:“你接着说,刚才你说到看见一个人影。”

“啊,对。”胡黎苗清了清嗓子,“我们看见胡奇摇摇晃晃地往西走,也就是往他家走。因为胡奇这半蹶子[1]就爱喝酒,喝多了喜欢出来瞎晃,所以我们也没在意,都转身回去继续搓麻将了。这一搓就搓到天亮,我赢了三千多,嘿嘿。”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