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423章:大扫荡(3/4)

军的大扫荡,让大量部落纷纷放下武器向明军投降,扫荡的效率还是非常快速的。

毕竟草原上人是可以跑的,但是牛羊这些牲畜却是藏不住的。

明军的密集搜索之下,那些部落根本藏不住。只要暴露了,明军的扫荡很快就会到来。

明军在草原上的铁路修建规模也更大了,东西走向的铁路线直接就开工修建了,人力资源的利用效率大大增加。

基本上一年之内,就能将整个蒙古地区的铁路干线修好,同时修通一些铁路支线。

战争的胜利也让大明缴获了大量的战利品,大量的牛羊、马匹,还俘虏了很多蒙古人。

不过那些牛羊还是分配给蒙古牧民重新恢复生产了,如果贪图眼前的这点利益,而破坏了草原上的生产,那倒是得不偿失。

毕竟草原经济对于大明来说还是比较重要的,大明需要草原上产出的羊毛和皮革等原材料。

只有恢复了生产,才能为大明源源不断的持续挤奶。

倒是战马缴获了不少,这些就是实打实的战利品了。还缴获了一些金银珠宝之类的东西,都是蒙古贵族们的菜场。

这场战争,除了那些跟随者林丹汗前往中亚的蒙古贵族,其他蒙古贵族接下来将会被大明一网打尽。

蒙古草原东部的蒙古部落此时基本上没有什么武装力量可以抵抗明军,扫荡持续了将近两个月之后,这片草原地区基本上就被朱由校带领着官军扫荡了一遍,绝大部分蒙古部落都被扫荡了。

这一整片草原,也被明军纳入了通知区域。

朱由校从后方调来了一大批官员和公务员,开始安置这些蒙古牧民,日后这些蒙古牧民不再是以部落的模式存在,而是以家庭牧场的模式独立出来,拥有自己的财产。

而明军接下来向蒙古西部扫荡的时候,则遭到了一些反抗力量的抵抗。那些反抗力量都是从战场上溃败下来的蒙古骑兵。很多蒙古贵族,此时正在做最后的负隅顽抗。

明军要想把蒙古西部地区扫荡清楚,还得依靠铁路和城池网络进行持续性的扫荡才行。

朱由校是铁了心要建立一个新秩序的蒙古,那些蒙古贵族成为了最大的利益牺牲者,这也是战争依旧持续的原因。、

如果此时朱由校愿意给这些蒙古贵族一条出路,让出一些统治利益给他们,即便不是很多,也会有大量蒙古贵族对大明表示臣服,战争基本上也就直接结束了。

在力量上已经能够碾压这些蒙古贵族的大明,已经不需要做出任何的妥协。朱由校扫荡了蒙古东部之后,立即将军事力量布置到了蒙古西部,依托铁路补给的供应,开始持续的在蒙古西部草原地区进行大扫荡。

又一次大捷传回了关内,这一次大明全国算是彻底震惊了。蒙古大汗竟然被赶出了蒙古草原,跑到中亚去了?

大明对蒙古的战争已经基本胜利了?

大明占领蒙古草原已经变成了事实,未来蒙古将变成大明的一个省?

带着这些疑惑,全国各地关注着这场战争的人们,纷纷持续的关注着战争局势的走向。

天启十三年农历五月中旬,大明的铁路终于是修到了后世的乌兰巴托,也就是林丹汗的新王城。

这里的蒙古人已经跑光了。

当铁路修到这里的时候,大明号已经控制了蒙古东部草原,已经把一半的蒙古吞了下去。

接下来就是全面向西扫荡。

铁路很快发挥出了巨大的作用,明军可以通过铁路获得充足的补给。而铁路沿线的城镇,则非常有效的杜绝了蒙古人的突然袭击和骚扰。

步步为营之下的明军,拿下整个蒙古西部也只是时间问题。

这场战争明军已经彻底的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