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第304章:南洋大开发浪潮(3/3)

有陆续的扩张,例如造船厂,荷兰人和西班牙人留下的造船厂都将被国有造船企业接管。

而在移民方面,朱由校出台的政策还是很有吸引力的。朝廷承担前往南洋的路费,同时还发放贷款给他们开垦种植园,要是不懂如何开垦、经营种植园也没有关系,可以先安排他们到种植园里面工作。

那些种植园还是需要一些汉人的,待遇比那些土著高了很多。移民到南洋的人到种植园个几年,就可以自己去垦殖种植园了。或者看到一些生意可以做,自己去做些什么生意、技术活也是可以的。

反正到了南洋,汉人是不用怕会饿肚子的,另外南洋开省之后,这些省都属于新政地区,社会财富分配更加公平。

这次移民南洋,主要的移民区域就是在南方各省。因为南方各省的百姓,对南洋的环境更加适应,北方百姓对南洋地区的环境并不是那么适应。

移民刚开始,南方各省百姓就有很多踊跃参加了。因为南方各省贫富差距实在太大了,很多贫苦百姓身无立锥之地,而且农业人口也不少,这些农业人口很多又是佃农。

这些佃农,还有城市里的工人,开始成为移民的主力。而那些省份中,福建和广东的移民又是最多的,特别是福建地区,因为缺少耕地,养不活那么多人,很多人只能到海外谋生路。

向南洋移民需要船只,如今大明的远洋商船经过这几年疯狂的建造,已经建造出了不少。那些传统的船型,还是比较合适运输人员的,而欧洲人那种船型,居住条件在比较恶劣。

如今大明即有大型的硬帆商船,也有欧洲人的软帆商船。

那些硬帆船成为运输移民的主力,那些民资商船只要把人运到南洋,就能从官府那里获得一笔运费,因为有钱赚,那些商船也很乐意运输那些移民去南洋。另外国有商船则是运输移民的主力,国有商船队的规模已经远远超过民资商船的总量。

在朝廷的政策、资源的运作下,很快就形成了一个南洋大开发的浪潮。(。)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