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289章:救灾、移民(2/3)

另外也是为了彻底避免哗变的可能。

在皇帝的大手笔之下。当移民政策传到延绥镇,延绥镇的军户们都轰动了。几乎家家户户都对这个政策翘首以盼。

延绥镇裁撤之后,他们将不再是军户了,不用再承担戍边的任务,武官也不再能管到他们头上,想要继续压榨他们就不可能了。

移民辽东还能获得土地。更有朝廷的大力补贴,只要愿意专心耕种就能衣食无忧。这样的好日子哪个普通军户不想过,这也让接下来的延绥镇裁撤变得顺利起来。

中央军也迅速被调派到了河套及陕北地区,接替了延绥镇的戍边任务。延绥镇十几万边军很快就开始移民了,官府为他们专门了大量的马车,并在沿途安排了食宿。移民的军户一批接一批的向关外移民。

陕北地区的六月飞雪还在持续,很快一个月又过去了,雪已经下了两个月,虽然有时断断续续,但是地里的秋苗基本上全被冻死了。六月天的陕北,人人都是一件大棉袄。

在这短短一个月的时间里,已经有大半军户都已经在移民的路上了,身下的军户也都将在半个月安排启程。

与此同时,陕北地区也有组织了二十多万准备移民的百姓,这些百姓到辽东之后,主要是去辽东当工人,并没有分配给他们土地。

但即便是去当工人,日子比陕北这地方也要好过多了。而且他们在辽东站稳脚跟后,想要土地的话也可以自己到黑龙江等地垦荒。

整个陕北地区移民的人口就达到了六十多万人,这些人口移民到东北之后,将极大的补充东北的劳动力。

因为秋禾被荡尽,陕北地区的农村劳动力几乎全部走出了村庄,到官府的工地上做工去了。

各种建设工程也陆续开工了,军方有河套防御工程要建设,同时河套地区还有水利设施要修建。

没过多久朱由校又下了圣旨,从国库拨款修建陕北到陕西的战略公路。

这条战略公路修到西安之后,一是向北延伸,贯通陕北、河套。一是继续向西延伸,贯通甘肃。

改善交通是救灾的重要措施,这可以更加快速、低成本的向受灾地区输送救灾物资。同时也可以大大提高中央对地方的控制能力。

同时也利于商品运输,可以扩大皇家财团的商品输出市场。

可以说天启五年就是朱由校的一个不断集权,又再不断救火的年头。延绥镇被顺利裁撤,九边已经被裁撤了四个镇,还剩下五个镇的边军在两年之内也将被陆续裁撤。

这一年也在全力开发东北地区,以期望东北地区能够成为日后明王朝度过危机的重要支撑。

仅仅两个季度,关内移民到东北地区的人口就达到了三百万人左右。使得东北地区的人口,增长到到了八百多万人,到了年底预计可以突破上千万。

东北地区到处都是建设工地,大量的工人都在工地上忙碌着。这么多的人口涌向东北,当地产出的粮食显然是不够的。不过北直隶有粮食调往辽东,与此镇东省在北海道渔场捕捞了大量的渔产,并且开始源源不断的向东北和关内地区供应,使得朝廷成功的养活了那些离开土地,投入建设的人口。

“陛下,海军报告称,已经在成功勘探了美洲西北部,他们沿着河口向上游探索,确实发现了很多鲑鱼,同时还发现了很多水獭。”

卢象升将最高统帅部的军务向皇帝做了报告,此时卢象升在最高统帅部任职,最主要的工作就是帮助皇帝处理军务。

“让海军保护相关企业向该地区移民,以开发这些资源。”朱由校指示道。

“是,陛下。”

“另外海军探索船队经南洋不断南下后,成功发现了澳洲,海军报告称,澳洲土著生活极为原始,甚至连刀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