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189章 :荷兰人来了(2/4)

人口越多,意味着未来经济总量将越高,商品市场也越大。因此北直隶当前1500万人口是远远不能满足朱由校的胃口的,也无法满足当前北直隶的建设活动。

最重要的是,人口多了,粮食就能卖得出价钱,这次皇庄建设可是花未来的钱。皇庄模式下,北直隶的粮食产量是有明显增加的,养活这原先1500万人明显没有什么问题。但是多出来的粮食要是卖不出去,价格就无法维持当前水平,到时候农民没钱赚,投入皇庄建设的这笔银子,农民就还不起,最后就可能导致经济崩盘。

“人口方面,第二季度再度增加了83万,目前北直隶人口已经打到了1689万人,而且数量还在增长,增长速度也因为北直隶的用工荒而明显加快。”沈潅汇报道。

“人口增长是好事,一定要做好保障工作。我们要让其他省活不下去的百姓,来北直隶都有一口饭吃,就算是伤病的百姓,以及孤寡老人和儿童,来北直隶也要能得到救助,以释放其他省份的人口压力。另外防疫检查以及户籍登记要做好,不要因为人口的流动而爆发瘟疫。”朱由校交代道。

“臣谨记。”

这些人口都是财富,只要组织起来就可以进行生产建设。当前只有北直隶在进行改革,北直隶的农业资源进行整合之后,能够生产出更多的粮食,同时还能从南方运粮到北直隶,因此北直隶人口就算增长到四五千万,都是可以养活的。最主要的是,当前从南方运粮变成走海路,粮食运输效率高,损耗也极大的降低了。

这样的政策显然是有极大好处的。其他北方省份活不下去的人口来北直隶谋生。也可以减少其他省份发生动乱的概率。更加释放了地方上的矛盾,可谓是一举多得。

实际的发展方向,倒也如同朱由校计划的那般。因为北直隶的用工荒,大量人口开始向北直隶迁徙。有的是青壮劳动力结伴前来务工,家小还在老家。有的熟悉了北直隶的环境后,则是把全家都接到北直隶生活。当然也有过不下去的,直接拖家带口到了北直隶。

相比商人来说,普通百姓要移民到北直隶。过程还是非常简单的。

通过关口的时候,先会安排这些外省百姓去进行检疫,没有传染病的即可去办理户籍,如果是工籍,则不需要缴纳赋税,也不用出徭役了。刚到北直隶如果吃不起饭,还可以向民政局申请救助,吃饭和保暖还是不成问题的。然后就可以找个工作去上工了,赚到了钱自然也就解决温饱问题了。

这样的安置政策,还是极大的帮助了刚迁移到北直隶的百姓融入环境。

对于外省那些不得不离开家乡。前往北直隶谋生的贫民来说,北直隶虽然称不上是天堂。但日子还是比较好过的。

普通工人不需要缴纳赋税,也不用出徭役。而且到处都是工地可以去上工赚工钱,这些工钱拿到手,吃饭是肯定不成问题的,时不时的也还能吃上一顿肉。只不过最近北直隶肉价不断上涨,实在是蛋肉方面跟不上经济发展。但北直隶的养殖公司还是成立了不少,到处都是在建的养殖场。皇庄的养猪场,还有农户养鸡,也都是比较多的,最多再过半年,肉价就能恢复正常水平。

最让外省贫民安心的,还是北直隶的保障措施做得越来越到位。

六月底,朱由校乘坐着车架,在锦衣卫和京营的保护下出了京师,前往天津检阅登莱水师。

天津巡抚高邦佐,带着一群官员在天津城外十里进行迎接。

“臣高邦佐,叩见陛下。”高邦佐今年四十多岁,算是官员中的少壮了,此次皇上前来天津,高邦佐自然是很高兴的。此时的天津,也发生了不小的变化,特别是天津工业区,已经出现了不少工厂。

“众爱卿平身。”朱由校微笑着出声道。

“谢陛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