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138章 :修路计划(2/3)

少部分被御史弹劾,不过最终一般都是不了了之。

那些古董玉器什么的,拍卖情况也还不错。不过这些古董玉器并未一次性进行拍卖,一次性拍卖太多,价格就上不去了。

但是不愿意吃这个亏,自然处理速度就慢了。如果肯吃点亏,批量卖给古董商,那倒是能很快卖出去。

朱由校看到这个情况,干脆也不急。而是让杨国瑞开设古玩店出售这些古玩玉器。古董生意本身就是三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的行当。

同时朱由校发现那些文官十分喜欢这些古玩玉器,特别是那些古玉更是经常拍出惊人的价格,干脆把那些顶级的古董玉器留下不卖了,存在内帑用来赏赐办事勤快的官员。在这些古玩玉器送到京城后,朱由校当即赏赐了一批古玩玉器下去,顿时把那些投靠朱由校的马仔们高兴得不行。

特别是古玉极受欢迎,这年头得文人对于古玉的疯狂程度,简直超乎想象。

朱由校找人一问这才知道,自宋代开始,文人养玉成为了一种极为普遍的现象,几乎只要是有点钱的文人,都会买一块玉器来养。日日观想玉之美德,久而久之这些玉器便有了灵性,甚至可以护主。

有些古玉,甚至是几代人持续的以精神温养。

至于宋代以前,则是流行养剑,例如李白就号称剑仙,当然不是真正的仙,而是指李白也有养剑。一些古剑经过不断的精神温养,甚至可以御剑伤人,什么千里之外取人首级那是十分夸张的,但丢出去几十米还是有可能的。

中国古代对精神力量的认识是非常深入的,应用也极为广泛。有的用精神力量改变自身的气度,谓之‘腹有诗书气自华’。有的用精神力量供奉祖宗、阴神。有的用精神力量加持玉器等等。

也正是中国古代对精神力量的深入认识。所以中国是世界上少有的没有被宗教控制过的国家,不像西方人被教皇这些神棍靠这些精神能量忽悠得找不着北。

唐代的灵剑是找不到了,但是宋代读书人非常多,留下的灵玉数量却还是很多的。

正所谓黄金有价玉无价,玉实际上还是有价的,就算是品级再好,都还是有价的。真正无价的,就是那些经过文人年复一年日复一日进行温养的灵玉。那真的是有钱人家都不卖。

至于这些宋代古玉中有多少是灵玉,那就不得而知了。反正那些官员喜欢得很,就算不是灵玉,这些品相不错的古玉拿回家养一养也不错。

一番变现之后,内帑的银子很快通过这次抄家活动,入账上千万两白银,全部铸造成银元后,变成了一千二百万左右。

正所谓偏财是为众人之财,来得快去得也快。

朱由校发了一笔偏财,很快就把这笔钱拨给了皇家基建公司。用来修建北直隶的道路。

要想富先修路,此时朱由校要在北直隶全面征税。自然也要发展经济。特别是当前北直隶的钢铁冶炼已经成为了优势产业,同时采煤也成为不错的产业,如果海运发展起来,完全可以把北方的煤炭运到南方卖。

海运成本是很低廉的,这个时候还要降低陆运的成本。

陆运成本也比较容易降低,那就是大规模使用重型马车,所谓重型马车,就是使用5匹马牵拉的大型马车,载重量在5吨以上。尽管使用的马匹增加了,但是人工成本减少了。

一匹马是赶,五匹马也是赶。但是一个人和五个人的效率却是完全不同的。

所谓运输成本,实际上主要支出就是人工成本。一匹驿用马匹跑一天能花几个钱?就算是草料多喂一些,再喂点黄豆和鸡蛋,又能吃掉多少钱?实际上驿用马匹完全不需要那么好的待遇,就算给予那么好的待遇,一天成本也不可能超过十文钱。

如果一个人赶一辆运量5吨的马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