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三三七章 前科(2/4)

尔赛宫的那群人立刻变了脸,痛斥荷兰人给的太多,这是与法国为敌,叫嚣着让荷兰赶紧放弃对奥地利的援助,否则后果自负。

这和之前的态度,可大不一样,腰板儿明显比以前硬多了。

欧洲上层谁都知道,俄国现在的女皇伊丽莎白,是受法国教育的,而且也都知道法国大使和伊丽莎白之间的密切关系。

中法之间关系又一直不错,原来都以为中法同盟是为了对付俄国,现在中法直接政变换了个“亲法”派的女皇上台,这还了得?

之前也都知道大顺是个大国、强国,但是终究离着欧洲太远。心有余、力不足,手脚也不可能伸那么长。

谁能想到这帮人来到欧洲之后,直接就搞了个惊天动地的大新闻?

而且做法更是简单粗暴,既然中法同盟是为了对付俄国,那直接换一个亲法、亲中的沙皇,不就治标治本了?

俄国政变的消息传到荷兰的时间,远比刘钰带人返回荷兰的时间要早。

之前联省议会已经派人去联络留在阿姆斯特丹的康不怠了,但是康不怠用很专业的外交辞令给踢开了。

他说他不是大顺的官方人员,完全没有官职身份。又说刘钰既是朝廷的官员、这一次出访欧洲的使节团正使,还有另一个身份是搞科学交流的学者。

他只能代表刘钰的私人身份,不能代表刘钰的官方身份。他留在这里,只负责主持即将在阿姆斯特丹举办的科学研讨会,至于外交政治,他一概不动、一概不知。

荷兰这边也没办法,只能盼星星、盼月亮似的,等着刘钰回来。

和大顺贸易谈判的事,已经不能拖下去了。

大顺出手太狠,直接在第三国搞政变来获取外交优势,谁也不知道在贸易问题上大顺准备怎么办。

原想着拖延下去,拖到欧洲各国都拒绝开放关税,大顺没办法,只能延续过去的政策;重商主义盛行的情况下,没人会想着大顺能傻乎乎地断绝贸易,自己关上门。

关上门的,都是本国手工业不行的,哪听说几乎是单向出口国主动关门的?

然而现在的局势突变,怕就怕大顺是准备联合法、俄、普,靠武力强迫荷兰签订关税协定。

关税协定,是绝对不能签的。这一点,是荷兰上层的共识,真要是签了关税协定、允许自由贸易,荷兰就炸了。

VOC失去了行政支持的垄断权,凭什么和垄断着货源的大顺搞自由贸易?

以前大顺的船是开不到欧洲,可现在不但商船能去哥德堡,官船还能带着哥萨克去彼得堡搞政变,这要是签了关税协定、自由贸易,那不是等着股灾爆炸、东印度公司破产?

原想着,既要面子,又要里子。

现在看来,只能要里子,不要面子了。

实在不行,就只能赶紧接受刘钰提出的“勘合贸易”的要求,屈辱地当个法理上的朝贡国就是了。

大议长安东尼愁眉苦脸,对应的是下船的刘钰意气风发。

见面之后第一句,刘钰直接甩下了一句话。

“大议长阁下,这是想清楚该怎么谈了吗?还是准备继续拖下去?反正我有的是时间。”

“我还是那两个要求,你们选一个。如果选好了,可以谈;如果没选好,我也不想去出席那种无趣的、令人犯困的谈判。”

安东尼听了这话,也不得不陪着笑脸。

以前是没想过大顺用一些极端手段,现在就不一样了。连政变都能搞,真要是把大顺逼急了,只怕也难说会搞什么。

在安东尼眼里,刘钰意气风发的有些盛气凌人,可他也确实有意气风发盛气凌人的资本。

之前着实没想到大顺的路子能这么野,这还是那个印象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