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0415章 雕版印刷(3/4)

在这种情况之下,张苍最好的选择,就是对刘弘的话当没听见,全当默认。

顶天了去,也就是回一句‘陛下说了算,臣全听笔下的’。

不出意外,张苍沉默片刻,终是对刘弘拱手一拜,便恭敬退出宣室。

至此,审计制度的推行已然是有了章程,明日早朝,张苍就将在廷议上正式提出审计制度的‘草案’。

等刘弘装模做样的做出一副‘还有这种事?我才知道’的模样,然后让朝中百官商议表决一下,审计制度,便将成为明年大朝仪的一道亮丽景色。

························

对于这一番‘制衡’之举措,刘弘还是颇有些自豪的。

官员监管工作,无论是中央对地方、上级对下级的监管,还是对朝堂的掌控手段,刘弘都比较排斥单一渠道。

就好比过去,汉室奉行‘上司的上司不是我上司’,这种单一、线性的官场秩序,就很容易出现欺下瞒上的状况。

所以对于官员监管,刘弘还是跟偏向于多渠道、多保险的手段,来保证信息来源、渠道的可靠性。

就拿即将推行的审计制度来说,从客观角度上来讲,刘弘所担心、关心的重点,并非是由谁主持审计工作,而是审计工作能否由几个不可能媾和在一起的部门一起负责,互相监督。

理论上来讲,丞相府作为中央朝堂天然的运转发动机,天生具备负责审计工作的资格。

但丞相府一家独大,显然和刘弘想要促成的局面严重相左。

而御史大夫作为丞相的制衡者,在过去的表现又实在有些鸡肋。

这样一来,让宦官群体以特务政治介入,就显得非常有必要了。

不过话说回来,审计制度到现在,也不过是确定了方案,在具体的操作上,还有着许多工作需要刘弘操心。

别的不说——光是审计制度,让丞相府、御史大夫、省御卫陡然增加的工作量,就足以使得这三个部门手忙脚乱,昼夜不分。

省御卫还好,终归是由宦官群体组成,负责的也不过是打探消息的工作,人员构成不是什么大问题。

按照刘弘的预想,省御卫还能接着编外人员扩编,来解决汉室的‘余子无产,尽为游侠’的问题。

但御史大夫、丞相府的人员扩充,以及其他署衙、部门的人手增加,就显得比较棘手了。

“嗯············”

“考举?”

暗自呢喃出这个名词,短短半息之后,刘弘便无奈的摇了摇头。

——当今天下,文人还是太少。

非但文人少,就连书本都少的可怜!

经过秦统一天下尽焚天下之书,秦末项羽又一把火烧了秦咸阳宫,如今天下诸子百家,学说典故几乎是十缺之七人士子认全字,能拍着胸脯说一句‘我看过一本完整的书’,都显得非常困难。

没有文人,汉室文官的空缺问题就无法解决,而文人群体的扩大,又需要足够的书本。

“雕版印刷术······”

“白纸······”

又一个被遗忘的黑科技,出现在了刘弘的脑海当中。

作为华夏文明最伟大的发明之一,雕版印刷术和造纸术,几乎一手促成了华夏文明的大跨步跳跃式发展。

尤其是雕版印刷术,彻底解决了华夏历史上书籍典故稀少、文人士子穷其一生都不能看完一本书的尴尬,促成了华夏文家事业的兴盛。

对于这样伟大的发明,作为穿越者的刘弘,显然不可能视而不见。

“王忠。”

“去召少府、上林监觐见。”

雕版印刷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