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0190章 主爵都尉(3/5)

是一个聪明人。

若田兰果真是意气用事,一时冲动才敲响了登闻鼓,那事成之后,田兰必然会选择韬光养晦,逐渐淡出舆论视野,以免自己的商贾身份引来太多注意——尤其是丞相陈平的注意。

但田兰却选择了一条近乎破釜沉舟的道路,毫无刻意的投身于刘弘地阵营,为刘弘的事业忙前忙后,丝毫不顾及利益之得失。

事后,年不过二十余岁的田兰,更是极有担当的站了出来,将人心惶惶的商界人士尽皆笼络,颇有一副统一关中商界的威势。

这样的事发生在政权首都,绝大多数的统治者都会选择宰了吃肉,或是养肥留给儿子吃。

但刘弘却是在两件毫无关联的是当中,发现了一丝极其美妙的可能性。

既然田兰意外的统一了关中商界,少府麾下的主爵都尉也成功拉起了框架,那么···

作为后世人,刘弘在‘破坏商界统一,采取制衡’之外,开辟了一条新道路:既然统一了,那还能少费点功夫···

——借此机会,直接将关中商人群体,尽皆归入体制掌控之中!

官商。

一个遥远时代尘封的词,出现在了刘弘地脑海之中。

既然田兰如今隐隐成为了关中商界的头子,那要是让田兰做第一任主爵都尉···

出于这个考虑,刘弘才对田兰 裸的‘攻城略地’冷眼旁观,甚至默许王忠,借助此次粮价事件,帮助田兰清理一批不愿归附的刺头。

——最终结果自是有点惨烈:整个粮商阶级,全都是刺儿头!

不过这样也好,反正刘弘已经开始推动‘国家垄断粮食’的经济政策了,粮商们没了就没了吧,省的刘弘将来费心思。

想到这里,刘弘看向田兰的目光,便不可抑制的带上了一丝期待。

——仪表堂堂,身高臂长,虽有些瘦弱,但也算得上一表人才。

——孝子的名声,也足以弥补‘商户出身’的政治污点。

就是这名头···

“该以什么名义,让田兰入仕为官呢?”

看着田兰恭敬的低着头,刘弘不由陷入思考之中。

与后世所不同,封建时期大多数时期,尤其是礼乐尚未完全崩坏的汉室,尤其注重‘师出有名’。

具体到政治规则当中,则是掌权者‘不无的放矢’。

以刘弘拜令勉为郎中令一事举例,在此时的政治规则中,就属于典型的‘师出有名’——柴武年老将退,将柴武的接班人令勉召回中央视察一番,并增添一些阅历,这就属于符合政治规则,朝臣百官挑不出错。

那怎样才是不符合政治规则的呢?

——假设刘弘莫名其妙的点了一个不知名的军官,毫无理由的要将其拜为九卿,这就属于破坏政治规则。

通俗来说就是:刘弘不论做什么,对朝堂都不能做出一副‘不用知道为什么,照做就是’的态度,而是要给出一个合情合理的解释,让朝臣百官深切了解到这个安排的前因后果,将政治意图完整的展露在朝臣百官面前。

而现在,刘弘打算将田兰任命为第一任主爵都尉,若是直接一道诏书,冷冰冰的说一句‘从今天开始,田兰就是主爵都尉了,大家配合工作’,就属于破坏政治规则。

狭义而言,田兰将自此被贴上一个‘幸臣’的标签,在于有司部门沟通时,也会遇到一些刻意的刁难。

——何谓幸臣?

乍然贵幸,无有资历而居高位!

这种事偶有发生,对刘弘的影响倒不算很大,朝臣会将其理解为皇帝正常的安插党羽,培养心腹。

可若是经常发生,就很可能让朝臣百官有一种错误的猜测:陛下这是对朝堂不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