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七百零三章 圣寿节(上)(2/3)

雍治天子的圣寿是在十一月二十五日。晋王、楚王肯定会斗一波,这种事,和他没关系。他刷他的分。目的,还是想要请求雍治天子赐婚。

这是他当前最大的任务:将黛玉娶回家。介入夺嫡之争,此时还不是时候。在楚王势力达到顶峰时,伸出指头,轻轻一推,令其轰然倒塌。轻松、省力。

想想,还是挺爽的

十月二十六日,朝廷对王子腾的封赏发出来。钦差、翰林编修黎宽带着圣旨和锦衣卫前外榆林宣布朝廷的旨意。真理报上刊登了封赏情况:册封九省都检点王子腾为江宁伯。

这是国朝近年来的第二位伯爵。

第一位是开拓西南疆土的齐驰,齐总督。封爵安南伯。而统率京营大军攻占西域的五军都督府左都督牛继宗,封爵镇国候。距离他祖上的镇国公,差得不远了。

国朝的爵位体系:郡王、国公、候、伯、男、子。每一层分为三等:三等伯到一等伯。王子腾封的是三等伯。因王家祖籍在金陵,封号给的是江宁伯。

这次封爵出来,王家上下趾高气扬。在一次京中世纨家绔子弟聚会中,王承嗣在酒后搂着歌姬,向“朋友们”吹嘘道:“我父亲这个爵位,可比什么抚军将军、三等男爵强多了。比通政使也强”

这些话,很快便传遍京城,引起些许波澜。

初冬时节,一场小雨,落在京中。

位于城西的晋王府中,屋舍,庭院,花园,树木,回廊,池塘,冬雨滴落。

晋王府东边的摘星楼中,晋王扶着窗沿,站在玻璃窗户边,看着傍晚的小雨,带着侵袭着府中,沉默不语。他在想当前的局势。身后,一名淡雅清新的十七八岁美人,身姿娉婷,穿着鹅黄色的长裙,跪坐在茶几前,煎完茶,起身向着晋王施一礼,无声的走到楼下去。

摘星楼本来是晋王用来谈机密事情的地方。然而,在刘国忠死后,再无人可以给他出谋划策。

他幕府中的几名幕僚水平不行,竟然建议他在天子圣寿节上指责楚王有染指军权之意。

近来,因榆林、辽东分别对草原蛮族取胜,京中文会中,士子们的吟哦的诗词中多了些尚武的气息。比如:“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等等。在方宗师离开京城后,京中的文会,以荆园中的文会最出名。

然而,他又不傻,怎么可能在天子面前这样指责楚王天子好武功,这是明摆着的事情。而做几句诗,就是想染指军权未免将天子看得太简单了。

晋王长叹一口气,感受到寂寞、孤独,敲敲玻璃窗,坐回到茶几边独自喝茶。玻璃啊

不知道从何时起,京中权贵府中开始流行以玻璃装窗户。这确实带来许多便利。圣寿节上,他要送一份厚礼给天子,博取天子欢心。他与楚王相比,也就剩下钱多了。

荆园中,韩谨正在独自弹琴。琴棋书画,是君子之道。这些年来,他为楚王谋主,生活安定下来,也开始捡起这些东西。

琴声叮咚。

冬季的湖水,平静的没有丝毫的波澜。就像是如今的朝局。虽然,边将的军功,带动着京中的风气,但朝中的三位大学士、九卿的位置都稳固的很。政局平静。

罗子车从外面走进小院的露台中,并没有打扰韩秀才。安静的站立在一旁。从露台上,放眼望去:湖天一色,楼阁殿宇隐约可见。景致极佳。

韩谨作为谋主,当然是和人接触的越少越好。他很少在公开场合露面。而能进到韩谨这里来的,便只有他的哼哈二将。

一曲谈完,韩谨笑着问道:“子车,你回来了事情办的怎么样”他派了罗子车前往都察院的狱中,见被关起来的高百万。

罗子车笑着拍马,“韩兄运筹帷幄,那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