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十五节富庶了?(2/3)

人的好神佛,样子丑陋有碍观瞻。

玄奘弄回来的经书其实都是树叶,也叫贝叶经,这东西不耐储藏,需要干燥通风的地方存放,万一被虫子咬了,玄奘会发疯。

也不知道是谁说长安城里的一片荒地上有大雁回沙之美,于是,和尚们就打算在那里修建一座砖塔,如今正在到处募捐塔角飞檐上的铃铛,据说只要风吹铃铛响,那就是一次祈福,你募捐的铃铛就会把你的心愿带给神佛知道。

云家闺女多,将来东一个西一个的让人揪心,需要有个念想,云奶奶执着的认为挂铃铛这是一个千古难逢的好机会,一层飞檐上要挂整整十二个铃铛,云家包圆了第九层的所有铃铛。

原以为铜铃铛就不错了,和牛脖子上挂的一样大小就好,直到奶奶去仓库搬银子的时候,云烨才知道,大雁塔的铃铛必须是银子的,铜铃铛人家和尚嫌丢人,主要是金子敲起来声音不好听,要不然一定会用金子。

云烨记忆里的大雁塔从来都是铜铃铛,怎么就变成银子的了?每一个还必须净重九两九钱,就是铜铃铛听说还总是莫名其妙的就不见了,挂银子做的铃铛,这不是故意招贼么?

“呸呸呸,烨儿,赶快向菩萨求告,请他饶恕你这种杀千刀的话,谁会去偷佛塔上的铃铛,就不怕被打入地狱受苦么?来世再变成牲口?”

其实云烨就想偷,后世的时候连广场上摆的盆景都不放过的人,会对一大堆银子做的铃铛无动于衷?这和他自己有多少钱没关系,就是见不得把银子挂在飞檐上听响的败家作风,大唐的米价现在不过七钱,这些银子能卖多少米面。

和房玄龄说起这事,老房总是呵呵一笑说:“盛唐,盛唐,总要有些富贵气息才对,朝廷不缺那点银子,倭国为了能送更多的遣唐使过来,每年都要送银子过来,银子和人等重,现在老夫就在筹划,看看高丽,新罗,还有其他外族的学生能不能也照此办理,老夫算了一下,能给朝廷结余不少银子,户部的钱币准备发行,金银这些准备金自然是越多越好。”

“这就开始收留学费了?”云烨惊讶地差点以为房玄龄也是从后世过来的。

“这是自然,金银有价,学问无价,既然他们都想从大唐学点东西回去,付银子就是必然的事情,各处的学堂都需要修缮,官学学子的米粮也需要增加,朝廷这方面的预算很少,能补贴一点就补贴一点,聊胜于无,倭国王女说了,如果玉山书院能够接纳遣唐使,银子加倍,而且一年一结童叟无欺,考虑,考虑。”

“房相,书院就算了,即使他们用金子换,我也不干,倭国肯付出这么重的代价,就说明他们国家准备改革的意志非常的坚决,书院里的教的都是些要命的学问,还是不要泄露才好,今后书院的书籍,我会大力封锁,高端的学问,坚决不会让它流出书院一步。”

房玄龄听云烨说的郑重,放下手里的笔,奇怪的对云烨说:“老夫一直都很奇怪,云侯为何总是对倭国,高丽,新罗,百济这些人充满了恶感?他们说起来也算是大国,但是你我清楚,大唐如果真的动了杀心,他们难逃一劫,这样的国家用不着如此防备吧?

说到底我们原最大的祸患是草原上的蛮族,他们才是心腹之患,周边的这些国家,虽然讨厌,也只不过是疥癣之疾,用不着如此郑重其事吧?“

云烨哑口无言,这个时代的高丽和倭国总体上是和善的,他们对大唐充满了好感,大到城池,皇宫,小到衣食住行,无不在勉力的追寻大唐的脚步,想比草原上的那些祸害,他们确实无害的多,房玄龄没有说错,因为云烨的顾虑,房玄龄特意仔细思考过这些国家存在的威胁,最后发现,除了高丽必须干掉之外,其他的国家没有收拾掉的必要,不管从哪一方面说起,都得不偿失,他们只要从骨子里尊敬大唐就好,维持现状是最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