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一一六章 匡章说五将(2/3)

大军汇聚一处,光是粮食辎重,都成问题,何况攻城,就算是要围攻洛邑,那也不需要七十五万都去,只需五十万足矣,否则余下那二十五万,就只能观战罢了!”

接话的人是范追,这对魏国是有利处的,他肯定要积极一点。

他的话,其实也没有错。

围攻洛邑,五十万人足够将其团团围住了,甚至还有富余,至于余出的二十五万士卒,总不能就只是在边上助威吧,这叫做浪费兵力,要是再开辟一片战场,就物尽其用了。

在场的将军们,都能明白这个道理,那两路出击,另一路为何偏偏要选择从河东走呢,唐昧甚至想到,既然要分兵,为什么不分出一条,绕道秦国南郡,走武关商於呢?

“范将军此言是不虚,不过河东太远,道路险阻,耗费粮草颇多,不如分兵去往武关,也能起到直入崤函古道的作用,而且路途也近,诸位意下如何呢?”

听到这话,范追神色一凝。

他刚要反驳,这时候只见乐毅站了出来,乐毅乃是联军副将,他要开口,其他人自然要让他先了。

乐毅听了一阵,可算是明白了。

齐国和魏国私下里肯定有勾结,对于这分兵之举,他并不反对,因为只有分兵,才能速战速决,击败秦人,他就是想要知道,分兵之后,燕国会如何呢,他又会如何呢?

“一路河东,一路洛邑,是好计策,那敢问大将军,具体是个如何分法呢?”

匡章单手拂须,神情坦然。

“吾与唐昧将军一道,领齐国大军和楚国大军,绕道河东,就劳烦上将军亲提余下五十万大军,围攻洛邑。我等出河东,下安邑,抵阴晋,其后再与上将军汇合,彻底攻破秦人三阳制敌长廊。”

自从田文给他说了这事,匡章的心中,就开始有了谋划,这样不仅可以抵消乐毅的顾虑,而且还能应田文之言,能将燕国高高捧起来。

他亲自率领五十万联军,对于这样的诱惑,乐毅很难再拒绝,他没在说话,而是看着众人。

“大将军,此事还是不妥,那为何会是我楚国大军河东,而非魏国大军去河东呢?”

还是唐昧在反对,因为这么算,他楚国得到的好处是最少的。

对于这样的提问,匡章也早有计议。

“哈哈,齐楚亲近,军阵也多相似,军可为一,令可为一也,齐楚联军,一路从平阳直下,经过洛邑到阴晋,奔袭宜阳后方,与联军会合后,再转战秦国上庸,切断秦国汉中与荆郢之地的联络,楚国尽取失地,如此战略,难道不好吗?”

匡章之举,乃是让诸国收服失地,以弱秦国,而不是让他们攻占秦国的土地,强大自己。

唐昧一听,立即就明白了,这是在防范魏军趁机攻入河西,魏国强大起来,对楚国也不是一件好事,再加上齐楚联军,还可攻取上庸,他再也没有反驳的理由了。

“如此,就依大将军之策。”

匡章颔首。

他果断干脆,一切都在他的掌控当中。

分兵河东,意见最大的是楚国,其次会是赵国,现在楚国说动了,那接下来,就该是赵国了。

“哈哈,我也无意见。”

还未等匡章问话,肥义就抢先说道,他的目的很简单。

一是保存实力,分兵之举,无疑是大胜之举,最不影响赵国实力,二是借此联合齐国,齐燕之仇,割地杀君之仇,联合齐国,就可遏制燕国而取中山,三是让秦国弱,秦国弱了,天下诸国才会有平衡,平衡意味着和平,赵国有更多的时间崛起。

“我韩国,也当以大将军之策。”

暴鸢微微一思。

不管是一条路还是两条路,对韩国都是有好处的,何况是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