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十七章 开通商(2/3)

人力不足,且财力也不足,的确是让公孙郡守为难了,此事寡人自会想办法,公孙郡守于戎狄之策,可谓一手之教化,一手之利剑。

能屈服者,纳入为民也,不能屈服者,便以之为乱民,此乃非黑即白之举,不能概全也,依寡人来看,这戎狄最多者,还是既不入我秦为民,也不造反生事的那些大族。

这些氏族,由来已久,其上下统治,宛如一国,若要尽灭他们,就需得耗费我秦国诸多力量,但我秦主在东方,东方不定,西方难平。

寡人有一策,可将狄道城,变成一座商会大城,与戎狄各部,行通商之事,以商为先,以剑为商,先要安定,后徐徐图之,不知公孙郡守意下如何?”

做这样的事情,需得公孙丑主导,所以他就得先明白这事情的好坏。

通商?

没想到公孙丑是一脸的错愕。

这倒不是他认为通商一事无用,而是这话出自秦王之口,有些不大令人相信罢了。

这么些年来,秦国都是尊崇商君之法,虽用儒家教化,但这本还是没变,商君之法最重要的,就是鼓励耕种而抑制商业,缘何大王忽然就有此想法了?

难不成大王不仅有铁血之志,更有怀柔之手段?

公孙丑又重新审视起了这个人。

“大王,臣以为,此事利弊相当,臣不好决断,当由大王来定。

自先王以来,对狄戎各部,都是以攻打对抗为主,不说我秦不能与戎狄通商,就是山东商人,也不能与戎狄各部通商,何也,还不是担心戎狄买去了精铁,打造强大兵器,买去了食盐,养育更多的勇士,买去粮草,成为我秦国之大患!

而这利,也确实不少,若是一开这通商之口,那戎狄各国各部族,可以用牛羊,可以用金银,来换取过冬的粮食,来换取食盐,也就不需要流血来争夺了。

在短期之内,我秦西陲忧患必定减少,可谓是大有益处,甚至戎狄的大氏族们,为了令通商能够一直进行下去,也会维护狄道一带的安定。大王此举,有以戎狄而制戎狄的作用,但臣还是以为,就只能维持短期也。”

公孙丑这个儒将,他担忧的并非是行不行商的事情,而是在担心这样会使得戎狄强大,此话不无道理。

几千年的历史告诉嬴荡,若要想敌人不再是敌人,其一,犁庭扫穴,全部都杀得干干净净,烧毁其文字典籍,迁徙秦人过去,有个二三十年,这敌人也就彻底灭了,也就没有敌人了。

其二,那就是怀柔手段了,先将刺头拔掉,再经过教育,经过驯养,让他们变成和你一样的人,这样也就没有敌人了。

天知道戎狄各国各部,到底有多少人,都能藏到哪里去,要想将他们杀干净,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了,还有这样的手段也太过惨无人道了,嬴荡还是想尝试柔和的办法。

纵观几千年的历史,就是民族融合的历史,蜀人,巴人,这些在很久以前,也并非是华夏一族,现在还不是区别不大了,当然,该犁庭扫穴的时候,还是要犁的。

“公孙郡守之忧,寡人能明,可郡守想错了一件事情,那就是人性,人性不惧严寒,不惧刀刃,但惧温暖,因为温暖总会令人迷失其中。

郡守自己也都说了,有了通商之举,戎狄各部都会以牛羊马匹来换取所需,而不再是强抢,这事情久了,他们不仅不会强大,甚至连拉弓射箭都不会了,既然不需要流血就能获得,何必要流血了。

等到后面,还可以让他们学秦字,学秦礼,慢慢教化,等戎狄都能读懂我秦四言时,那也就不再是我秦国的敌人了。

铁、铜等一应军阵物资,可下令禁制交易,想要盐巴,那就让他们用最好的骏马来换,时间久了,戎狄各国,只会成为我秦国的马场,公孙郡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