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一千二百二十章 提前诞生的《大腕》(2/4)

被韩三爷给否了,冯裤子这才拿了王硕的几本,鼓捣出来了一个《甲方乙方》。

不过现在就拍《大腕》的话,是不是太早了?

尤其是,原版故事结尾的时候,在神经病院的那一段,it狂人,地产狂人,现在拿出来讽刺,好像都不怎么合适啊!

中国内地的房地产开发,要一直到98年,国家出.台新政策,全面取消福利分房制度,推行商品房买卖才正式开始。

当然了,早在80年代末期,南方那边就已经有了地产开发的项目,只不过,眼下的老百姓谁也不会觉得房子贵就是了。

至于it行业,那就更晚了,中国的it起步明显落后于欧美地区,一直到90年代中后期,在国内才开始逐渐的兴起。

少了这两个桥段,《大腕》这个故事,岂不是少了几分味道?

易青承认,《大腕》绝对是个好故事,甚至称得起冯裤子导演生涯中,最成功的几部作品之一。

易青前世第一次看这部电影,当时也就是图个热闹,一笑而过。后来再看才发现,荒诞的背后有很大的深意。

那种高超又不漏痕迹的讽刺,看得确实让人十分过瘾。

故事一开始就模仿《末代皇帝》搞了一个《末代王朝》,这是不是一种讽刺?

因为当时的中国文艺界已经失去了创新的能力,人人都在模仿,人人都在借鉴,这种拿来主义省时省力,没有人再去想着自己创新,这也导致了整个中国文艺界死气沉沉,毫无活力。

其实,如果在这个问题上深挖的话,还有很多可以讲的,但是,冯裤子到底肩膀窄,脑袋小,来了一招点到为止,没敢再继续探讨。

估计也是被王硕的事给吓着了,轻易不敢得罪文艺圈的那些大佬,生怕自己也成了被攻击的对象。

紧接着,冯裤子又开始讽刺资本入侵文艺界,让艺术逐渐丧失的现象,当时的文艺界也的确是充满了铜臭味,没了资本的运作,再怎么艺术也是不能成功的。

同样是点到为止,一转头,冯裤子就开始玩了命的讽刺社会上的过度宣传,虚假宣传,以及影视剧里的广告植入问题。

这也是剧中最精彩的部分,葛尤和瑛达两个人筹备大导演泰勒的葬礼,各种赞助商,各种广告,从灵车到灵堂,甚至连遗像都用上了。

这与当时的情况也是十分贴切,广告里面插电视剧,综艺节目有总冠名、有赞助播出、特约播出,电影电视剧各种广告植入。

为了赚钱,可以说是无所不用其极,别说电影、电视剧、综艺节目,就连奥运会、春晚、新闻前都有广告。

葬礼中也有对知识产权现状的讽刺,超强纠错的dvd,说白了那就是盗版,真要是正版的话,还需要纠错?

21世纪初,互联网在国内也是刚刚开始,各种字幕组、枪版都是盗版的,人们赶上了一个免费的时代。

随之出.台的知识产权保护法,也开始越来越重视版权保护,这对创作者来说当然是好事,对普通百姓来说也是一个慢慢适应的过程。

正如在拍卖会上,优优抨击着这个dvd品牌的时候所说的:“你这样的民族工业,趁早破产。”

这句话也道出了冯裤子的心声和中国电影人对盗版现象的深恶痛绝。

而那个厂商一席话更应该令人们深思:“我们在一百多家电视台做过广告。”

这正是每一天国内传媒的真实,人们叫嚣正义,却往往同样只是一群掩耳盗铃的人。

优优对记者说:“葬礼是正版的,是靠出卖自己赚钱,而盗版是靠出卖别人赚钱。”

这就是人应该克守的道德底线吧。

这是每一个处于功利主义的漩涡国人都应该有的操守。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