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二百九十三章 涨见识(2/3)

晋国的人就这么大的胆子?那怎么会敢举兵起事的?”

范权哪里接他的话,被人调笑几句又不会丢了性命。只是催促马夫要逃,只是出了阳谷县城,这马夫就换成梁山的了,哪里会听他的。见马夫不为所动,干脆就要跳车,这时耿恭劝住他道:“国丈勿要惊慌,我看这些人十成是梁山人马!”

“你从哪里看出来的?”范权疑惑道,好算耿恭一路上表现比较靠谱,不然惊慌失措的范权哪里是他劝得住的。

“官军见了梁山恨不得绕道走,赵宋朝廷又哪里在京东还有甚么像样的力量?再者京东这里现在已经是梁山治下了,怎么会有官军到了水泊左近,梁山还不知道的道理!要真的是能让官军神不知鬼不觉的到了水泊左近,那梁山也不会闹出这么大的势力来了。”耿恭摇头道,又伸手指了指马夫和带队的李正。

范权见说这才将刚才差点突出来的心放下了些,又发现了李正丝毫不见慌乱,道:“原来……是来迎接本使的!吓死老爷了!”

李正回头不屑的看了这人一眼,也不跟他解释。以他的了解,自家寨主怎么可能派大队人马来迎接一个不知所谓的使者,没看就是当初赵宋朝廷的使者过来,也只是在水泊边,象征式的迎了一下。尽了尽礼节罢了。

这时梁山军前队已经掠过马车,一面绣着“霹雳”二字的战旗在一群龙精虎猛的骑兵拥簇下迎风飞扬,在冬日的寒意下,直给人一种热血沸腾的感觉。

“怎么回事?本使者在此!”见这些人丝毫没有停下的意思,范权的情绪由刚开始的害怕变成了恼火,发了半天牢骚没人理会,只好自己安慰自己:“老爷且把梁山虚实给记下来,回去说给我女婿听!”

秦明大部队过去了,后面又是由五百辎重兵押送的辎重营。范权看了后自言自语的道:“这便是梁山的马军?人数不多啊,只是兵甲充足,精气神也挺好的。能比之大王的亲卫兵了。耿将军你说是吧?”后一句是问向耿恭的。

“唉!”耿恭叹了一口气道:“这只是梁山一营的马军。我也曾到过梁山两次,也看到过他们的军队,光是看到的就起码有七八营这样的。没有这般多的兵马,哪里能打败赵宋朝廷的十几万兵马,真当那些兵马是纸捏的啊。没看到隆德府那里只是不如十节度使的一万中央禁军和两万河东残兵,我们就要顶不住了吗。”不过心里却是叹道,要是大王的亲卫军能有这么厉害就好了。

范权听到这话,不禁咋舌,都说眼见为实,见了这三千人马,范权才相信梁山有牛气的本钱,当下摇了摇头,请李正开拔,不知不觉中语气和缓了许多。众人在路上行了一盏茶的时间,忽听轰隆之声又起,没多久却又是一支骑兵飞驰而来,这回打头的旗帜上却是“英勇”二字。

范权道:“怎么回事?那花荣是什么意思,刚才来了迎接的部队,却招呼也不打一下就走了,这次怎么又来一队!是在示威么!”

“我家寨主的名讳,不是甚么人都可以直呼的!请河东来使注意自己的身份!”一路上还算和气的李正忽然警告道。范权伸了伸舌头,不敢在这个问题上和对方争论。

之后又是徐宁营、杨志营、林冲营,史文恭营依次行过。耿恭看的都已经不想说什么了。

人原本可以好好活着,就怕和别人比。再遇上一支又一支的装备精良的三千人规模的骑兵队伍后,耿恭已经麻木了,梁山的实力他已经懒得再猜了。也猜不到,这还只是骑兵,大宋之内,肯定是步兵最多的,梁山这里还要加上数目不少的水军。

范权正一路上刷新着自己少见多怪的底线,伸出车窗外的脑袋都叫高高的太阳晒得直冒汗了,却一直没有收回去。走了这一路,终于遇上那个传说中的巨泊,这时正好遇上梁山的船队正在码头上下人,范权忽然发现这些人和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