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二百七十四章 停战和谈判(2/4)


在欧洲人眼中,除了白人以外的种族,都是一些未开化的土著,愚昧无知,封建落后。

1905年的日俄战争中,俄国人败给了东亚的日本,在当时的欧洲人看来,这就像意大利败给埃塞俄比亚的黑叔叔一样,是不可思议的事情!

爆冷!

所以,日俄战争之后,俄国在国际上大丢颜面,同时由于日俄战争的消耗,国内的矛盾加剧,引发了民众动乱,让俄国的实力急剧下降。

保加利亚这个原本俄国的铁杆小弟,也是在这个时候,才对俄国翻脸。

要知道,原本的保加利亚军队中,几乎所有的中高级军官,清一色都是俄 官,保加利亚军队的指挥权,自然也在俄国沙皇的手中。

日俄战争后,保加利亚一看,俄国竟然连日本人都打不过,有什么资格做保加利亚的大哥呢?罩得住么?自然也不再像以前一样对俄国言听计从。

所以,日俄战争后,俄国在巴尔干的影响力一落千丈。

最直接的证明,就是1908年奥匈帝国直接吞并了委托管辖的波黑,奥斯曼帝国1908年闹革命(土耳其青年党),俄国是日俄战争中遭受重创,巴尔干原本有影响力的两大帝国,都无暇顾及,奥匈帝国直接将波黑吞并了。

要知道,波黑地区可都是斯拉夫人。

19世纪末二十世纪初,俄国手握着两张王牌,东正教和斯拉夫民族主义,在东欧,巴尔干半岛和奥斯曼帝国中一呼百应。

俄国在黑海沿岸鼓吹泛斯拉夫主义,同时又挥舞着东正教的大旗,周边的两大帝国,奥匈帝国(统治着众多斯拉夫人)和奥斯曼帝国(统治着大量的信仰东正教的基督徒)深受其苦。

本身奥匈帝国和奥斯曼帝国都是走下坡路的多民族帝国,国力逐渐下降,王小二过年,一年不如一年,那里还禁得住俄国人在那里煽风点火,虎视眈眈。

奥匈帝国治下有大量的斯拉夫人,像波兰人,乌克兰人,捷克人,波斯尼亚,克罗地亚,都是斯拉夫人。

俄国人竭力地鼓吹泛斯拉夫主义,真要让他成功了,奥匈帝国就四分五裂了。

同样作为俄国的敌对国,奥斯曼帝国境况更加悲惨。

由于特殊的历史原因,奥斯曼帝国统治着众多的东正教基督徒,几乎占了奥斯曼帝国民众的一大半。

在奥斯曼帝国统治下穷困潦倒的东正教徒普遍相信(可能是宗教的原因),会有一个信仰东正教的皇帝,将他们解救出来。

从种种迹象看,俄国沙皇很符合这些条件。

结合奥斯曼帝国日薄西山的国力,自然有不少的教徒愿意相信俄国人,比如亚美尼亚人。

(从这方面来看,俄国将自己视为罗马帝国的继承者,还真是有道理的)

在巴尔干地区,生活着大量信仰东正教的斯拉夫人,例如塞尔维亚和保加利亚,这在崇尚扩张,嗜土如命的俄国眼中,还有比这里更适合扩张的地方么?

如果不是俄国在日俄表现的太烂,奥匈帝国这个被讥讽为“布娃娃帝国主义”的帝国,哪里有胆子敢吞并生活着大量斯拉夫人的波黑地区。

俄国也是在日俄战争之后,积极地开始进行改革,近些年来成果显著,实力有所恢复,自然想在巴尔干地区恢复自己以往的影响力。

所以,保加利亚国王费迪南一世的请求,被尼古拉二世当做恢复俄国在保加利亚影响力的契机,自然乐呵呵地答应了。

而俄国和希腊的关系,无论是政治方面,还是经济,一向不错。

两国王室之间关系密切,君士坦丁的母亲,希腊的奥尔嘉王后,来自俄国罗曼诺夫皇室。

而且,两国又同属信仰东正教的国家。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