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第一百章 军队大动作(2/2)

刻,叹了一声气,摇头道:“陛下,这种可能太低了”

“首先,距离上次战争不久(1885年保赛战争),塞尔维亚还远远没有恢复元气,无论是客观条件和主观意愿,恐怕塞尔维亚都没有短时间内战火重燃的意愿”

“而保加利亚虽然赢了1885年战争,损伤也是很大,而且他们刚刚获得奥斯曼的东鲁米利亚省,无论是奥匈帝国还是俄国,对于保加利亚都很忌惮,在这种情况下,恐怕他们也是没有这个意愿”

“而且英法出于维持巴尔干局势稳定的考虑,也不会看着我们组建针对奥斯曼的同盟,一旦联盟获得胜利,很可能刺激到俄国人”

此时的欧洲,自从1878年的俄土战争后,正在沐浴着欧洲历史上难得的一段和平时期。

从世界范围内来看,英俄矛盾才是主要的矛盾,英国为了封堵毛熊对领土扩张的贪婪胃口,从巴尔干之中东,波斯,阿富汗,西藏高原,和日本,拉起了一个封锁毛熊扩张的占线。

也包括后来(1902年),英国之所以打破自己光荣孤立的传统,公然与一个亚洲国家结盟(日本),主要的目的也是遏制俄国在太平洋沿岸的扩张态势。

虽然法国一直都在尝试着拉拢俄国,已达到两面夹击德国的战略,但是此时的德国虽然正在工业化的道路上一路突飞猛进,但毕竟还是实力有限。

在日俄战争之前,对于自己的500万军队,俄国还是很有自信的。

正是在这种大环境下,希腊想要建立一个针对奥斯曼土耳其的同盟,搅动风雨,恐怕是除了俄国外,没有一个国家愿意看到。

整个欧洲大体上维持着政治和军事均衡,没有人会为了希腊而破坏这一切。

毕竟俄国人对于博斯普鲁斯海峡的野心,在欧洲几乎是人尽皆知。

一旦真地形成联盟,并且沉重打击了奥斯曼土耳其,几乎可以肯定的是,俄国肯定会对奥斯曼落井下石。

在这种情况下,整个欧洲可能会发生连锁反应,因此,各大国也不会同意希腊这种举动。

毕竟,此时的欧洲尚不是一战前的欧洲,那时的欧洲已经形成了两个公开对立武装集团,协约国和同盟国,而且那时土耳其已经明显地和同盟国走近,自然也不会组织巴尔干同盟联手收拾奥斯曼土耳其。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