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第17章 严里长(2/2)

了门,看样子有五十来岁,卿娘还是第一次见,忙站起来行了个半礼。

“可不敢当,大小姐坐着,二老爷,急着找我有什么事吗?”

“老严,你太客气了,受小娃儿一礼也是应该的,有个事跟你说一声,她奶嬷嬷的相公带着儿女来投奔了,要在村里长住,你看要办个手续不?”

“大小姐跟前的人,不用办,是住在伯府里吗?”

“住伯府里还说啥,他们不是伯府的人,所以住在外面。”里长略微沉吟了一下,

“这样吧,让他们当家的来我这里办个手续,过个明路。以后就是查什么,咱们也不怕。”

卿娘要的就是这句话,这个时代,是不能随便迁徙的,必须要地方上接收才行。

里长走后,卿娘又说起了新麦,明确表示,自己打算晒好入仓,等到下一季粮食种下,送一部分回伯府去,孝敬祖父母等人。

“我奶公还带了些种子来,说是北边的作物,叫做苞谷的,这个产量很高,吃着也好,我打算下一季就种这个。”

“你问清楚没有?虽说下一季种的是杂粮,可也顶小半年的嚼用呢,如果新作物种不成,你明年的日子可就难了。”二叔祖显然有点吃惊。

“富贵险中求嘛,我想试一试,如果成了,这个产量可比小麦多呢,那以后的收入就多了不少。如果不成,也就是半年的收成,咬个牙,还是输得起的!”

“真的那么好?要不,匀点给我,我家也种上几亩,爷爷我也豁出去了。”

看他说的悲壮,卿娘笑着说:

“行啊,您就种上两亩地,有收成了也尝尝味。”

说完了正事,卿娘告辞要走,二婶从灶房跑了出来,硬要留她吃饭,可这会正是家家忙碌的时候,她答应下次再吃,还是出了大门。

“咱们去地里看看,明天就开镰了,可千万别下雨啊。”卿娘说完这句话,心里也感慨上了,也轮到自己看天吃饭了。

地里的麦子长势非常喜人,比别家的穗子都大一些,

“小姐,您过来了,”李大也在田头,看到她去了,忙过来打招呼。

“明天能收了吧,晒场说好没有?”

“都说好了,大柱他们已经去打扫了,争取三天就全收回来。”

“三天?”卿娘吃惊了,这可是五十亩地,三天怎么来得及?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