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686章 苛政猛如虎(2/3)

有做其他任何违法乱纪之事,今日实在是迫不得已。

郑相今日知道扣押京兆伊乃是大罪,此罪我郑相愿意一人承担,但请太子殿下、京兆伊、司隶校尉棒棒枳道亭吧。”

郑相单膝跪伏在地,已经泣不成声。

钟繇和张既对视一眼,想不到其中居然还有这等原委。

张既叹了一口气:“我本想做公平的裁决,却不想背后还有如此原因。

难怪长门亭亭长面对我的裁决的时候,答应的如此干脆,此事是我之错,没有了解到事情的根源便下了决断。

郑亭长,你且放心,水源之事我们来想办法,你好好组织百姓进行春耕。

今年冬季,我绝对不会让枳道亭饿死一人。

这是我这个京兆伊的承诺。”

刘禅提醒道:“还是走一走,实地考察一下,再做决断吧。”

钟繇说道:“此言有理。

郑亭长,带着我们在亭中走一走,然后再去田里转一圈吧。”

“好。”

枳道亭的百姓汇聚在郑相的家门口,围的水泄不通,看到郑相和朝廷大官们走出来,百姓们纷纷询问结果到底如何。

张既对众人说道:“这件事我已经知道了原委了,我会有一个更加公道的处理办法,诸位稍安勿躁,今年春耕是一定耽误不得的。

还有啊,我张既是冯翊高陵人,绝非长门亭之人。

都散了吧,去忙各自的事情。

此事也无需担心我追究,我不会追究的。”

百姓们闻言倒是有点不好意思了,再等到张既的承诺后,有几个年迈的老丈都上前来致歉,说着亭里年轻人不懂事之类话。

正好,张既对其中一名老丈道:“老丈,带我们去你家里看看。”

随便抓的一个路人,考察就具备了随机性了。

来到老者的家中。

郑老丈介绍了下自己家里的情况:“老朽十年前老伴去世之后,两个儿子,两个女人,两个女儿已经嫁人了,两个儿子也已经分家,现在是跟在的小儿子住在一起,小儿子一儿一女,一家拢共五口人。

有田十一亩。”

整个枳道亭差不多平均下来没人都有两亩田。

两亩田如果按照亩产两百五十斤的产量,一年也只有五百斤。

小麦去壳后,一百斤大概还有九十斤左右。

每人每年能吃到的小麦粮食大概也就只有四百多斤,一年一人的食用量在三百斤左右。

剩余下来的基本上就是交赋税了,这还是赋税不重的情况下。

当然一家的产业也不单单是小麦,种出来的其他农作物,收成之后基本上都是用来补贴家用了。

其实一年到头,一家五口能用的钱财是非常少的,而且劳动性价比非常的低,一年到头家里的青壮都是要扑在田地里,难得有休闲的时间,农忙时期家里的稚童也要跟着一起去田地里劳作。

守成好的一年,或许到了年底春节之时还能给家里人添置一身衣裳,若是收成不好,以及朝廷征收的赋税重一点,那这一年家里就要饿肚子了。

农民自古以来,都是中国最苦的一群人了。

了解了郑老丈一家的基本上情况后,刘禅三人和郑相来到郑老丈家里的粮仓前,郑老丈的小儿子帮忙打开了粮仓,粮仓中的余粮不多,大概就只有两百斤还没去壳的小麦。

刘禅询问道:“家里就这些粮食了吗?

粮食收成还有这么久,怎么够一家五口人吃?”

小麦种植在2月底,3月初,守城在7月左右。

现在刚刚2月底,正是种植的时候了。

这还有五个月,作为主粮的小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