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312章 变迁(2/3)

,就到银行去取钱。

取钱的时候,是开三马车去的,一家人都去。

前面是老人,扛着杠子,中间是老婆子跟儿媳妇,拿着柴刀,举着粪叉,后面是儿子孙子,举着板砖。

他们严阵以待,警惕十足,就怕半路上碰到劫匪,把辛苦一年的钱给抢了。

钱是用布袋抗回来的,半夜全家人在电灯下数钱玩,头昏眼花也数不清楚。

可夜里咋着也睡不着了,新的问题开始纠结,那就是取回来的钱放哪儿?

放箱子里?不行!贼过来抢走咋办?

放炕洞里?不保险,炕洞子贼也能找到。

不如缝被窝里吧?或者装枕头里。

可还是睡不着,被窝里都是钱,着火咋办?脏了再把钱洗坏了咋办?

从前没钱的时候,山民半夜呼呼大睡,不思不想。现在有钱了,反倒一个个开始失眠。

一夜起来看五遍,每次看到钱还在,这才躺被窝里。

最后一咬牙,奶奶的,还是存银行吧,保险,再加上密码,就不怕偷了。

很多山民把钱取出来存,存银行再取出来,来回折腾。

距离过年越来越近,今年跟前几年不一样了。

前几年又是蝗灾,又是狼灾,又是人口计划,弄得民不聊生。今年仙台山的人发财了,这个年必须要过得热热闹闹。

茂源叔跟有义叔早就成立了锣鼓队,秧歌队,社火也舞动起来。

心急的村民等不到过年,腊月初十刚过,秧歌队就满大街乱扭,锣鼓队就满大街乱敲。

茂源叔跟有义叔也化了妆,弄成小花脸,跟村子里那些老娘们一起扭得可欢畅了。

舞社火,扭秧歌,一直是仙台山千百年传下来的风俗。

只要是遇到丰收年,村民日子好过了,都会利用扭秧歌舞社火庆祝。

不到十天,村里的女人就扭烦了,锣鼓队敲烦了,笙笛队也吹烦了。

茂源叔跟有义叔找到了我,说:“初九啊,还不够热闹,咱村还应该请戏班子,搭台子,唱大戏!”

我说:“那就唱呗,戏班子你们去请,钱我出。”

茂源叔说:“唱戏的钱村里人集资,咋能让你一个人出?你是村长,俺跟你交代一下。”

我说:“行!只要你们大家高兴,爱咋着咋着,不用事事跟我说。”

就这样,茂源叔跟有义叔又出一次大山,请了个很大的戏班子,接连唱十天大戏,一直唱到年三十。

这段时间,我没有被胜利冲昏头脑,也没有因为那三百万的存款沾沾自喜。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卖菜赚钱,只不过是万里长征刚刚走完的第一步。

以后还有更大的事情需要我去做。

回来的头两天,我美美睡了一觉,只睡得昏天黑地,日月无光,两天两晚才醒。

第三天,就提两瓶酒,挎一篮子水果点心,跑到了村南的坟岗子里。

我要祭奠一下赵二哥,还有狗蛋兄弟,让他们泉下有知,跟大家一起兴奋。

首先在赵二跟狗蛋的坟头上点了两根烟,然后又倒半瓶子黄酒。

看着两个孤零零的坟头,眼泪也就不知不觉流淌下来。

我说:“二哥,狗蛋兄弟……初九来看你俩了,你们可以瞑目了,仙台山人过上好日子了……。

当初,没有你俩跟着我修路,跟着我一起种菜,没有咱们那三驾马车,也不会有仙台山的今天。

二哥,你死后不到半年,我就让桂兰嫂嫁给了孟哥。

狗蛋,你死后不到一年,我就把小丽许配给了江百岸。

泉下有知,你们骂我吧!可我杨初九问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