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840 办法都是被逼出来的,解决不了人才缺口,老子就自己培养(2/18)



本来跟刘春来有亲密关系,能力也不差。

按照大多数人的想法,宋瑶更适合担任这个职务。

至少,女人会让人更放心。

“郑倩并不是很优秀的职业经理人。如果只有卫生巾产业,问题不大,她的成长能跟上。可我需要的是能管所有产业的……不管是芯片,还是机械,让女人去了解,你觉得靠谱?”

冯松涛叹了一口气。

可他去了解,学习,会更痛苦的。

说到宋瑶,刘春来也只能苦笑着。

不管宋瑶学习能力有多强,终究不是科班出身。

倒不是刘大队长瞧不上。

而是宋瑶需要学的东西太多,每天还得处理各种事情。

时间根本不够。

再等十年,或许还行。

“宋瑶将来发展的方向,是外贸这一块,她本来就比较熟悉……”

刘春来对冯松涛也不隐瞒。

所有产业交给宋瑶,几乎是没有可能的。

等到发展起来。

再进行改革,分成几个独立的集团公司。

也不知道那时候宋瑶能不能成长到成为一个集团公司董事长的高度。

为了更快发展,刘春来手中产业,全部得进行调整。

这需要不短的时间。

“打江山,你不行,我来;不过守成这块,只有你最合适。其他人没有你这么沉稳。”

刘春来这话,一点都不假。

要不是冯松涛这性格,

“可我能力差太远,压力太大了。”

“不用有压力。大家都需要成长。都是第一次当管理人员嘛。这次召集所有管理人员回来,一方面是把我的想法跟大家交流,另外也是让大家一起相互探讨管理中遇到的问题,相互学习,取长补短。”

刘春来没说他给大家上课。

他也不是专业的科班人员。

不过,以他的经验,比现在很多专家教授都更强。

高层管理人员跟有潜力的核心人员,相互讨论学习,不需要去学系统的理论。

只学需要用的。

应急没问题了。

刘春来旗下所有产业的厂长、副厂长、各市场大区域负责人,甚至重点培养的骨干管理人员全部都回来。

将会进行长达三个月的管理培训。

刘春来讲解管理跟营销等方面的核心要领,告诉他们如何去分析市场,布局、发展。

各负责人交流经验,对各自遇到的问题探讨。

刘春来再提点一下。

能让他们快速成长。

杨小乐、吴二娃等人全被召了回来。

刘千三,刘志强等人同样也在培训人员名单中。

“要不,让志强来?杨小乐也行。”

冯松涛还是有些不死心。

压力太大。

刘春来的这些产业全部建成投产,总资产将会超过十亿。

冯松涛没压力?

国内有几个人敢说能管好?

刘志强是刘春来最信任的人,最早成为大区域负责人的。

其他市场以刘志强所在的山城为跳板,然后扩张。

刘志强熟悉刘春来的各个产业。

杨小乐是成长最快的。

在很多事情上,自主性也很大,都不需要刘春来去操心。

谁都没想到。

刘春来选择的第一个集团产业总经理,居然是平时没有多少存在感的... 在感的冯松涛。

大队的学校里,专门腾出了一间教室。

管理人员回来后,直接住大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