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522章 总结:都是傻子(大章求订阅)(2/7)

“吴部长,这可不像你作风啊。”李子镜起哄道。

“对啊,在实习部你可不是这样的,整体工作效率都因为你的提议而变高了,我们的工作量也没变多。”

“就是就是,我当时直呼大佬。”

“……”

吴伏城连连道:“都过去了,我当时就是有点官瘾。”

“不是这样的吧,你是不想行政部的策略影响到了实习部良好的氛围。”

“……”

饭桌上的气氛始终很热烈。

大家嘻嘻哈哈的。

带头起哄吴伏城的李子镜也没逃过被起哄的命运。

“子镜今天晚饭不跟女朋友发消息了?”

“啊这……一会发一会发。”

“要不打个电话?”

“……”

看得出来,这两个多月里,李子镜没少跟他那个在四川的女朋友煲电话粥。

“……”

陆薇语跟方年也没逃过被打趣。

订婚的事情倒也没有特地隐瞒。

总之,就挺热闹的。

毕竟这么多人在,避免不了喝点酒。

喝两口,话题就五花八门的,不仅仅是起哄,也聊到了实习部。

毕竟温叶跟谷雨都在。

方年也就附和两句,多数时候在观察这群熟人。

到申城以来,除了上辈子很熟悉的吴伏城以外,方年甚少见到优秀的男性。

程潜勉强算。

李子镜、王军他们……差多点意思。

至于09级哲学一班的男生……

即便是竞选成为班长的李明洋,也显得不咋太成熟。

上大学以后,方年显然再没有高中时期的耐心,再去帮助别人成长。

以方年的心境,方方面面的些许小事并不影响他去跟同学有良好的交集,更不会影响培养人脉这些

重点是:方年不再想跟18岁以前那么热情细致。

因为方年心里清楚的知道,在大学本科阶段,无论他跟谁相处,最终都是帮别人长大。

而以方年站的角度,目光所及处,竟皆普通。

人脉?

如果真抱着这样的念头,前沿系怕是且得晚几年。

18岁以后的方年是真的没有足够好的耐心去亲自带着一些今天普通的人成长到他能用的地步。

所以方年选择了一种更有效的方式:前沿校园俱乐部与前沿项目实习部。

让优秀的人自己冒出来。

广撒网,它不香吗?

人到了一定的位置,会很自然而然的学会通过事情将合适的人筛选出来。

有的人碰运气走进了这场筛选,最终还是只能沦为背景板。

有的人侥幸能成工具人。

具体到方年,他需要的是,真正能上桌跟他一起吃饭的嫡系。

听起来尖锐,但现实其实更残酷。

很多人连当背景板的运气都没有。

至于合作伙伴,在去年底跳出那个束缚他两辈子的枷锁,明白共赢概念,及至主动成为资本后,方年就再也不缺伙伴了。

看起来很轻松的走到了今天。

是因为方年在棠梨侥幸认识了当初多少有些无助的关秋荷。

以及他在上辈子就经历过许多荒唐,多有准备,才如履薄冰的走出来。

因为关秋荷,方年才不需要再去培养基础人脉。

所以关秋荷一直跟方年是朋友。

事情就这么简单。

倒是说温叶是完全的意外之喜。

是初次认识时,方年没想到的优秀。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