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93同枝(一)(3/4)

千人马扫荡一日,几无漏网之鱼,所得粮秣也堪堪得以支撑两日。既然盩厔拿不下来,高迎祥不再浪费时间,改弦易辙,调整方针,绕过盩厔,直接向西安进发。七月十九日傍晚,来到黑水峪东侧山麓。

这些日子,天气似乎映照着杨成府的心思,是越来越差。离开黑水峪的山林,头顶黑云低压,好像伸手就能触到,一直延伸到视线所及的天边。路上,雨点就伴随着凄厉的山风,一阵接一阵地袭来。十几天不曾卸甲,杨成府只觉遍身上下每一个毛孔似乎都浸在水里,又冷又难受。稍稍抖擞个身子,甲缝内冰凉的水就瞬间汇成一股又一股,从各个方向流到外边。坐下的马,亦是耷拉个脑袋,垂头丧气的。再看其他人,就连闯营的王牌,此刻也都锐气全无,死气沉沉。

天际传来轰然巨响,接踵而至的是更加猛烈的暴风雨。杨成府风死死盯着眼前连珠般下落的雨滴,隐隐觉得有些不安。

因为是赵当世的人,刘哲比较看重杨成府,连日来行军,一直把他安排在自己身边。抬眼就是威震天下的闯王,杨成府这时却早已麻木,半点兴致也提不起来,只是半死不活颓在马上,默默听着高迎祥与刘哲的对话。

起先二人并马交谈,声音很小,杨成府听不到,也没兴趣听。后来不知怎么的,高迎祥与刘哲貌似起了争端,声音是越来越大,以至于到了杨成府不听都不行的地步。从内容上判断,刘哲已经对高迎祥执意要攻打西安的想法有了质疑,而高迎祥还是固执己见,丝毫没有让步的意思。

“再进军就要入鄠县,距离西安仍是路远,官军必然早已有备,我等攻打盩厔尚力有未逮,何谈西安?”刘哲脸色很难看,兜鍪也不知丢到了哪里,披头散发的。他与高迎祥是老友,也是高迎祥的铁杆粉丝,不过往日说话口气也不像现在这么冲,看得出,这长时间的折磨,就连他也受不了了。

“住嘴!我定下的事,无人能改。”高迎祥少见的怒容在面,眉间挤出一个块,“乱我军心者,必杀之。”

“你……”刘哲语塞,愤愤不平,怒视高迎祥。他对高迎祥再了解不过。此人平时看上去少言寡语,实则主见比谁都强。更兼头上顶了个无上荣耀的“闯王”头衔,说出去的话,就算是拿千万人的命去偿,他也不会眨一下眼睛。

两人许久没有说话,除了他们,数千人马的军队亦再无一人言语。风声雨声交织,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充任了行军的主旋律。

又行一阵,天色愈加阴暗,刘哲忍不住又道:“风餐露宿这些天了,好歹今夜让弟兄们寻个干燥的地方休息休息。这份雨淋风吹,就铁打的人也禁不住折腾。”

高迎祥看也不看他,还没来得及说话,前头一匹塘马急驰而至,马上之人身形很虚,一刹马步,没坐稳,自己差点扑了下来。刘哲见他这般模样,很不高兴,粗声问道:“怎么了?”

那塘马疲累极了,好一会儿才喘定,咽口唾沫禀报:“搜伏的弟兄在不远处搜到了官军伏兵,十几个弟兄都陷在那里了,请闯王及早准备!”

狼狈归狼狈,十几年作战下来,高迎祥的军事习惯保持得很好。搜伏,是安全行军的必要保障之一,很多流寇掌盘子不懂或懒得做这些事,所以一旦被官军抓住破绽,只有亏输的份。高迎祥则不然,这下就体现出价值来了。

“官军多少,旗号何处?”

“天色昏暗,没来及探清。”

刘哲还想再问,高迎祥不耐烦地挥挥手,将塘马打发下去。在他看来,如果攻城,自己也许占不到便宜,可要到了野战,这关中,还有谁是自己的对手?

雨势忽然又大了起来,和着怒风,雨点击打在高迎祥兜鍪之上,发出“噼里啪啦”的撞击声。他浑然不顾雨水打湿了面颊,带马大喝一声:“众军士,随本帅出击讨敌!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