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101异客(一)(3/3)

”说完,拍拍手,帐外周文赫问音放行,当即七八人掀帐鱼贯而入。

赵当世抬头看去,扫视一遍,视线却在站在最前的一人脸上停了下来。他侧头看看韩衮,这才明白他所说的“非同凡响“是指什么,不再喝粥,朝那人招招手道:“灰衫者,上前来。”

那站在最前,身着灰衫的男子闻言,很听话地走近几步,赵当世仔细将他打量一遍,开口道:“你不是明国人。”他现在算是看清了那人长相,脸长颔方、高鼻深目、头发带卷,虽然穿着长衫,但一看就不是汉人。

“小人是明国人,真真实实的汉人。”那灰衫者连忙说道,两手握拳不断搓着,很是慌张,但一口官话,很是纯正地道。

“我汉人都是直发黑目,而你却是卷发棕目,怎么敢自居汉人?”赵当世有心戏谑故作严肃质问。

那灰衫者摆手解释:“将军误会了,小人名叫杜纯臣,虽然样貌有所不同,但确实是汉人。”说到这里,咽了口唾沫接着说道,“小人是广州府香山县壕镜澳人氏,自小由母亲抚养长大,之所以被将军误会,实因小人的生父乃佛郎机人。”

“原来如此。”赵当世点头说道,“无怪你酷似番夷。”

那自称杜纯臣的灰衫男子忙不迭道:“是,是,全因这层关系在里头。”言及此处,叹口气,面露惆怅,“可恨我那佛郎机爹给我生成这般模样后不见了踪影,晓得小人从小到大,受了多少委屈,遭了多少白眼!”

赵当世与韩衮等听他这么说,哑然失笑。这杜纯臣长得不同,说话也是不同。短短片刻时间,就忘却了自己“阶下囚”的身份也似,开始编排起了自己那个死鬼老爹,还一副义愤填膺模样,倒是个妙人。

所谓“壕镜澳”,即之后的澳门,现在已为佛郎机人盘踞了很久,虽然不合法,行政上仍然属于香山县管辖,但自主的权利完全在佛郎机人手中。佛郎机人每年缴纳“地租”,大明朝廷则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使这既成事实成为摆在台面上的潜规则。

壕镜澳的夷人至今已有万余人,与当地百姓混居。当地百姓为其压榨盘剥,生活困顿凄惨,屡屡申报,明廷官员都所视无睹。其中有些不甘受压迫的,远走他乡,剩下没去处的,只能苟活,或为夷人做极重极贱的苦役,或直接成为奴隶。又因来到壕镜澳的夷人多为单身的男子,生理需求旺盛,故而许多当地女性为了活命,沦为出卖肉体的“疍家女”,专服侍那些个“红须绿眼番鬼”。媾合之下,自然“孕育”出众多“生而无父”的孩子。在恶劣的生存环境中,这些孩子很少能活到成年,但想来杜纯臣是一个幸运儿。

一打开话匣,不需赵当世提问,杜纯臣自己就滔滔不绝讲述起了自己的成长史。原来他出生后,身为“疍家女”的母亲就因为样貌不错,给香山县的一个老乡绅看中,纳为了小妾。他娘俩纵然在那老乡绅家中受尽打压排挤,可好歹能够苟延残喘下去。这杜纯臣亦因蔽得以顺利长大。成年后,他因聪明伶俐,很快学会了包括夷语在内的诸多语言,最开始为外海的一些海盗介绍购买佛郎机人的炮铳,而后渐渐有些名声,开始把脚踏入广东官场,最终成为官、夷、盗三方通吃的买卖中介人。其最值得吹嘘的一次活动,当属泰昌元年作为当地中间人,负责牵线时任南京太仆寺少卿的李之藻以及江西按察司副使杨廷筠购买佛郎机人铜炮。那时,他才十八岁。

之后,他因为与李旦、颜思齐等东南大海盗过从甚密,遭到了明廷的严密监视与封锁,数年“不得片甲出海”,无奈将事业重心放到了内地,即通过各种关系网,向内地各省的军头们走私贩卖武备,其中以铳炮为主。而他这次入川,目的也在于与西南的一批军头们接洽,拓展业务范围。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