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二百三十四章 课程表(2/3)

,你可以告诉我这些课是什么意思吗?”

李二也非常有兴趣的看着王宁安,他也非常有兴趣的想要知道这课程的意思。

王宁安立刻恭敬的解释道:“回禀皇爷爷,数学就是算学,孙臣会将毕生所学交给大家。”

“你也要当夫子?”

王宁安说道:“是的,论数学,不是孙臣自夸,恐怕整个大唐都没有人比我更懂数学的,所以孙臣想要将自己的本事倾囊相授。”

“你还真的一点都不客气,既然如此,你就和他人比一比吧。”李渊说道。

王宁安立刻说道:“真金不怕火来炼,皇爷爷请尽快派人过来就行。”

李二开口说道:“父皇,王宁安说的很对,在大唐,数学可能还真的没有多杀人能比得上他。”

李渊的眼睛眯成一条线,接着说道:“怎么,皇帝你知道他的本事不成?还是说你已经派人挑战过了,最后输了?”

李二立刻说道:“父皇,你有所不知,王宁安他不但发明了小数写法,还将有乘法口诀,这大大加快了运算的方法。

就这两样,估计整个大唐找不出第二个人来,所以父皇还是不要找人和他比试数学的好。”

王宁安立刻说道:“还是父皇了解儿臣,其实刚刚说的是最简单的知识,将来只会越来越难,越来越难。比如会学到小数,余数,函数……”

“够了够了,你说的这些,我只听懂了前半句,后半句一句都没有听懂,我知道你对数学的造诣很高。不说数学,说其他的吧。”李渊说道。

“是。”王宁安颔首道:“天文地理课,其实是两门课,天文课和地理课。天文课就是研究星象,就是观察天空,了解天空,昨天说的,我们人类以及天下所有的动物是不是居住在一颗叫做地球的星球上。

这都需要学天文课的学子们来证实。

至于地理课,学的是地上的知识,比如大唐的国土面积,哪里有山,哪里有水,水有多深,有多宽,山有多高,山里有没有矿等等。”

“了解了,你是想让有兴趣学地理的人学地理,对天文有兴趣的人学天文。可是你这么做的目的是何为?”李渊问道。

王宁安拱手回答道:“回禀父皇,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地理环境是由许多要素如地貌、气候、水文、生物和土壤等组成的,而我们要的就是去研究地貌、气候、水文、生物和土壤等所有地理知识。

这样方便了解大唐和其他国家的一切,有利于大唐将来一统天下。

至于天文学,我就像有朝一日能让人飞上天,前往其他的星球,可是我这辈子只能想象一下了,只其我们的子孙能不能做到,那看有没有人愿意去学这些东西。”

李二点了点,再次问道:“说道好,为什么要上历史课呢?”

王宁安道:“回禀父皇,历史课是为了让大家分享人类几千年的历史经验。就好像我们作为个人,也会有生活经验、社会经验、工作经验、恋爱经验,经验越多,做事就越稳。

有经验的人,会把经验传授给没经验的人,给他节省学习的时间。

当然,这个“学徒”也还是需要自己去体会,不能光靠师傅的理论,你了解了人类历史,就会避免犯前人的错误、避免走前人走过的弯路、以较短的时间获得人类几千年累积的智慧。要知道,很多历史教训是用千万人的鲜血换来的,十分宝贵。

父皇是一代明主,绝对不会犯以往帝王的错误,而这就是学习历史的好处。”

李渊和李二纷纷点头,同时对历史更看重了几分,想要不犯错,只要对历史多多了解就行。

感叹了一会儿,李渊再次问道:“体育课,我知道就是德智美体中的他,可是为何还有一节劳动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