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二九七章 败由骄奢成由俭(3/4)

物。

“就请诸位在此,朕略备家宴款待诸位。”赵与莒也有些疲惫,嗓音更是显得有几分沙哑,不过他精神头儿还是挺好。在众人相互寒喧几句之后,他笑着道:“御厨已经在做准备了,在上菜之前,众卿且说说对今日朕宣布的方略还有什么要补充的么?”

“臣想确认一件事情。”魏了翁皱着眉,抢着说话道:“朝会时人多口杂,臣不曾问出,原本想请见奏对的,恰好陛下将臣留了下来。”

“陛下是不是已经决定要征伐蒙元?”顿了顿后,魏了翁又问道。

在赵与莒给工部的计划之中,规划的铁路要直通燕京,而现在燕京还掌握在蒙元手中。在长达万里的铁路修建计划里,这只是其中不受注意的一条,但魏了翁和有心人都意识到,天子在两年多之后,又准备用兵了。

“是。”赵与莒给了魏了翁肯定地回答。

出乎他意料,魏了翁得到这个回答之后便默然安坐,眉头虽然皱在一起,却没有劝谏的意思。赵与莒与崔与之对望了一眼,都觉得有些诧异,崔与之摇了摇头,表示自己并未去说服魏了翁。

“魏卿不是要劝谏朕么?”赵与莒好奇地问道。

“收复燕云,乃太祖太宗遗愿,臣如何敢劝谏?”魏了翁摇头道:“况且我大宋自立国以来,边衅未曾断绝,大多源于燕云之失,辽人南下,金人南下,蒙元南下,莫不与此有关。陛下北伐乃顺天应命之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臣如何会劝谏?”

“那卿向朕确认是为了……”赵与莒道。

“臣是确定之后好与范尚书商议,安排好钱粮运送之事。”魏了翁道:“三军未动粮草先行,不可因此之故误了陛下大计。”

赵与莒点了点头,看着内侍开始布菜,便招呼众臣入席。因为只是一桌便席,故此并不是设在燕喜殿,每个大臣身前的小几上,很快就摆上了四道菜一盆汤,赵与莒自己也不例外。

菜很简单,三素一荦,汤是玉米炖排骨,以天子和大臣来说,是非常简朴的了。崔与之看到这个想起一件事情,微微笑着道:“陛下,臣家中少个厨子,听闻陛下御厨中颇有些人抱怨,说是自陛下登极以来他们没做过几次象样的菜肴,如今手艺都在退减,陛下既是如此小气,倒不如打发两个给臣——反正臣薪俸有多,又不打算为子孙积存什么。”

听他说得有趣,众人都是面带微笑,崔与之喜欢向天子讨要东西,这事情满朝皆知,有谏官还以此攻讦过他,不过被赵与莒维护下来。但象现在这样讨要御厨,那还是有些荒唐,赵与莒放下筷子,笑道:“好,朕便打发两位御厨去卿那儿,这两位都善做滋补药膳的。”

崔与之原先是委婉地劝谏,要赵与莒当花钱时便花钱,勿要过于节俭,免得失去皇家的体面,结果赵与莒却是顺水推舟真赐了两名御厨给他,他也不拒绝,笑着谢了恩。

“各处官仓中粮食够么,范卿,你在户部任郎官时便主管粮食,你心中最有数吧。”

吃完之后,赵与莒向范钟问道。

范钟明白,赵与莒不是问这太平日子粮食是否够吃,而是在问若与蒙元打起来粮食是否够吃。他心中微微盘算了会儿,然后道:“徐州连着两年粮食丰收,臣为便于救济中原,自三年前便将粮食调往徐州仓储,故此仅徐州存粮,足供五十万大军三年之需。”

说起这个的时候,范钟也隐隐有些骄傲,他原本在刑部当差,平调到户部后因为年纪较长的缘故,很多人以为他学不得户部的新式算数和记帐方法,他却花了三个月时间便将这一切都精通,而且在劝农与粮食储运上,颇有一些得意之处。

“若是加上安抚百姓流民呢?”赵与莒又问道。

包括崔与之在内,所有人又愣了一下,因为赵与莒在这句话中,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