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二九三章 和光同尘听道途(2/4)

到现在已经发展了五年,无论是工业发展还是民生设施,都比较齐全。最早一批江南制造局的工匠管事,如今就算不是腰缠万贯,数千贯的身家也是有的,故此贺俭听得胡幽之语后立刻露出羡慕的神情。

“你们金陵也不错,今后还要靠你们照应着呢。”胡幽笑着说道。

耶律楚材知建康府也有近四年时间了,他通过聚财三策,自民间收敛了大量余钱,借钱生钱之下,金陵的工业发展非常迅速,冶炼厂已经向大宋铁路局提供合格的钢铁,金陵至徐州的铁路铁轨,有七成都是在金陵冶炼厂生产的,而徐州至汴梁的,更将是百分之百金陵产。除此之外,金陵冶炼厂还负责向江南制造局提供钢板,供应制造局所用。

“哪里哪里,不过是跟着江南制造局混口饭吃罢了,对了胡兄,我在厂子里听说,江南制造局定购了大量的钢板,准备制造铁甲船,不知可有其事?”

铁甲船就是胡幽此次回临安的原因,听得贺俭问及此事,胡幽笑了笑,没有作声。这是大宋绝秘消息,却不知道这个贺俭从哪儿听到的,看来回去之后,大宋的保密工作要继续加强了。

“这位先生也太言过其实了,铁甲船?自古以来水沉于铁,铁又不是木头,如何能浮在水上?”胡幽不回答,在贺俭身后一人听得二人对话探过头来道:“学生虽是不才,也曾拜读过智学之书,知道木头浮于水上是因为比重轻,钢铁比重大,放在水中必沉!”

“我看倒未必,若是给木船加铁甲,只需铁重量不超过船自身浮力,便不虞船会下沉,家中长辈说二十余年前在沿海制置使有这种铁甲船,我听说江南制造局便有船用钢材做龙骨,胡先生,是否有此事?”与那人同座者也插言道。

以钢材做龙骨倒不是什么秘密,胡幽笑着点头:“确有其事。”

“还有以水泥为船的……我便在长江之中见过。”那第二个插言者得到肯定答复甚为高兴,向胡幽、贺俭点了点头,然后兴奋地道:“水泥既然能为船,钢铁又如何不能为船?”

越来越多的乘客都介入这个话题之中,贺俭甚为健谈,说得口沫横飞,他的妻子与儿子只是盯着他,明显对他有些崇拜。

从华亭到临安,不过是八个钟点的路程,他们说得兴起,不知不觉中便忘了时间,直到半空中传来雷声,他们才惊觉过来。胡幽将脸贴在窗玻璃上向外望去,只见天空中重云叠影,黑得象是夜晚,银蛇一样的电光在云层间钻动,晃得人心生敬畏。

“要下雨了。”贺俭不由自主地说了一声。

随着他这声话语,天空中响起一声巨雷,紧接着暴风倾盆而下,天空象是被捅开了一个大窟窿一般。风也大了起来,打着旋儿将树叶、羽毛、砂石等一切它能搬动的东西卷起,狠狠地撞向火车。为了安全,火车的速度放慢了,胡幽皱了皱眉,这情形,只怕火车要靠站避雷,不会冒雨前行。

这是大宋铁路局的硬性规定,风雨或者其余恶劣天气之下,若是出行有危险,那么火车便要停靠在开阔地避险。毕竟火车速度较过,一车之上干系千余人性命安危,不得不谨慎从事。

果然,火车最终停了下来,乘务员到各车厢安抚乘客,而乘客对于这突如其来的恶劣天气也无可奈何,只能是抱怨两声。外头风很大,吹得木制的车厢不停的摇晃,仿佛随时可能散架一般。胡幽发现贺俭的小孩儿满脸都是惊惧,抓着母亲在瑟瑟发抖,便从自己的包里掏出了一把糖果,将之放在那小男孩面前的桌几之上。

“乖,别怕,小小男子汉,应该保护娘亲才是。”胡幽对瞪着圆溜溜的眼睛看着他的小孩儿笑道。

那小孩儿见着糖果,果然不怕了,看了胡幽好一会儿,确认这是给自己的之后,立刻伸手一把抓住。他人幼手小,全力去抓也只能抓着三个,握拢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